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4:17: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参考答案:一个“带”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古诗鉴赏考查的重点在于语言品味、形象把握、意象理解、意境分析、技巧鉴赏、思想情感的把握等几个方面,平时阅读诗歌,应注意积累典故与常见意象的含义,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体会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解题时按照读一理一审一写四个步骤准确作答。审读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注释,整体感知,然后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理清主要知识点。“审”就是根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调动相关积累。答题时要结合要求,条分缕析,重点突出。“带”是拟人的手法,又使人展开想象,语言形象生动,意境耐人寻味。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答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静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梅花落为古乐曲名。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有人评说这首诗后两句是“巧说婉说”,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答案:(1)大地同春,雪净风清,笛声悠扬,一片明朗开阔的景象。(2)用“借问”引起人们的遐想,又把《梅花落》的笛曲幻化成梅花随微风散落,洒遍关山三具体形象,委婉巧妙地表现守边将士戍边怀乡之情。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道以“昭君怨”为词牌的咏物词,通篇未提所咏之物。你能从前两句看出所咏之物吗?请写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是怎样写所咏之物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梅花;这酋词没有正面点破“梅”字,而是在开头两句通过对花开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含蓄地暗示给读者。(或: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放;后者表示它颜色洁白,写花开时节在冬末,花的特点是白和香。根据这些特点看应该是梅花。)(意对即可)
(2)这首词从眼前“野人家”数间茅舍围以疏篱的冷落环境联想到栽于玉堂琼榭的梅花,对比之下写出梅花生长地方虽不同,但开花却无异的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贵品质,表现出较高的思想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有人认为本诗首联“屠”“着翅”两词用得巧妙,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暑旱”?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屠”字用得新奇,本意为屠杀,也可引申为驱除、消除。“清风无力屠得热”,写清风本应能够驱热,此刻却无力驱除暑热。“屠”字以示对暑热的憎恨之深。“着翅”一词用得生动,落日本来无翅,“着翅上山”,显其不肯降落。“落日着翅飞上山”,写太阳能够助热,此刻却应落不落。“着翅”以示盼望早日落山之切。(意对即可)
(2)表现手法:①比拟。拟人,暑旱难耐,清风也无能为力;拟物,落日插上翅膀。②虚实结合。“人固已惧江海竭”一句是实写,“天岂不惜河汉干”一句是想象,诗人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联想到天上也该怜惜河汉将干。表现了暑旱之严重。思想:这首诗本因苦热而发,但诗中表现的是天下人的苦热。即或有清凉世界,如果不能提携天下人同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诗人自恨不能拯天下人脱离火坑,也就不愿独自一个人去。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正是诗人的可贵之处。(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空伫立。
1.请用几个词语概括这首诗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犹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2.“犹”字好。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不舍的深情。 “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