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对诗词中的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声调高亢,意气豪爽,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表明诗人尽管政治上受到挫折,但仍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也持乐观态度。
B.“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写出了诗人对家国的苦难无能为力,既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也有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
C.“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表现出孙何既威风又儒雅,他饮酒赏乐,吟唱山水,这说明他既有执政能力又能与民同乐。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年老但仍愿为国家效力,对南宋统治者重新起用自己抗金充满希望和信心。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8分)
秦楼月
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
(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④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⑤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④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⑤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两首诗歌所描绘的边塞自然环境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对于边塞的将士,两位诗人都寄予了同情之心。请分别说明诗人同情他们的主要原因。(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将欲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词的上阕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做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用了谁的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