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4:17: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2)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 庄子《逍遥游》(节选)
(4)千呼万唤始出来,?。转轴拨弦三两声,??。(白居易《琵琶行》)
(5)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
(6)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参考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2)出淤泥而不染?(3)举世而非之而部加沮?辩乎荣辱之境?(4)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5)任重而道远?(6)岂因祸福避趋之(每空1分,有误则该空不得分)


本题解析:(3)句中的“辩”容易误写成“辨”。(6)句中的“避趋”容易误写成“趋避”。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根据文意和前后句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4分)
如今呢?过的是花的生活,                  ,              ;过的是鸟的生活,游息于白云高山之上,寄身于佳树芳草之间;过的是水的生活,                     ;过的是风的生活,随性地四处游走;过的是云的生活,            &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160;                   


参考答案:绽放于光天霁月之下,生长于微风细雨之中(或:绽放于日月星辰之下,生长于芳菲馥郁之中);快乐地一心奔流(或:随意地奔向四方);自在地八方飘游(或:随性地游走世界)。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所答语句必须分别与“花”、“水”、“云”的特点相吻合,每空1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B.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C.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D.这些风言风语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它讲述的是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着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踏上寻梦之旅和抵达梦想。
B、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种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
C、在美国传统文学中,海明威的宗师是马克·吐温和他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直截了当和不拘陈规的叙述方式和节奏对他影响很大。
D、所谓象征,就是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情感,它要求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反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以”字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前路 ②引壶觞自酌 ③倚南窗寄傲 ④园日涉成趣 ⑤农人告余春及 ⑥既窈窕寻壑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⑤/②④/③⑥
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⑥/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①⑤介词,拿,把;②④相当于“而”,表承接;③⑥连词,来。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