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10分)
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选自[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小题1: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小题2:耆卿,即北宋词人?;温韦,是?和韦庄的合称。(2分)
小题3:“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 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6分。每处1分)
小题2:柳永?温庭筠(2分。每点1分)
小题3:善于铺叙,境界不高(或思路微左,或全失忠厚之意,或写儿女私情)(2分。每点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断句题是文言文考试中的难点,关键是我们答题时要注意句中的语意停顿,同时古汉语讲究语言的整齐,两两对举,如本句中“情之至者/词亦至”。 同时断句不宜断的太多破坏节奏。
小题2:本题为识记,除了记忆下功夫,无它捷径。
小题3:本句理解的依据正好在第一句,首先从首作俑者贬义可见不认同,不认同的原因在开头。翻译一下,分点即可。善于铺叙,境界不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A.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B.权,然后知轻重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兗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典选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於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鄴,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乃共白曰:“旧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宜省东曹。”太祖知其情,令曰:“日出於东,月盛于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遂省西曹。
初,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物,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玠,曰:“君有古人之风,故赐君古人之服。”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迁右军师。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玠密谏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后群僚会,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略有改动)
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日出于东,月盛于东?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乃共白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示毛玠“清廉正直,奉公执法”的一组是
①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②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③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④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⑤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⑥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玠曾经劝太祖搞好农耕,积蓄军资,做长远打算。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转任他为将军府中的功曹。
B.商议合并减少官署时,官员找借口要裁减东曹,实际上是不让毛玠做东曹,而太祖信任他,下令裁判西曹。
C.太祖平定柳城,特意将缴获的素屏风和素冯几赐给毛玠,称赞他有古人的作风。魏国建立不久,又称赞他是一个正直的人。
D.魏国建立之初,毛玠做尚书仆射,又掌管选举。他劝太祖要吸取袁绍的教训,做好立太子这件大事,并且建议废掉曹丕,立曹植为太子。
4.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②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参考答案:
1.D(均为介词,因为。A分别为:副词,就;连词,却,表转折。B分别为:介词,从;介词,比。C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竟)
2.B(②说的是“天下士”,④说的是“时人”,⑥说的是太祖对毛玠的赞誉,均只能间接表明毛玠“清廉正直,奉公执法”)
3.D(“建议废掉曹丕,立曹植为太子”错,原文无此信息)
4. (1)(5分)他致力于以俭朴作为他人的表率,因此全国的士人无不以廉洁勉励自己,即使显贵得宠的臣僚,服饰器物也不敢违反法度。(译出大意,2分。“务”“率”“过度”译正确一处,1分)
(2)(5分)毛玠身居显要的位置,却常身穿布衣,吃普通菜饭,抚养教育哥哥的遗子非常周到,所得的赏赐也大多赈济施舍给贫困的人家,自己的家中没有什么剩余。(译出大意,2分。“布衣蔬食”“笃”“振施”译正确一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早年在县中为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将要到荆州避战乱,还未到达,听说刘表政策法令不明,于是前往鲁阳。魏太祖曹操占领兖州,征召他为治中从事。毛玠对曹操说:“如今国家分崩离析,国君四处迁移,百姓的生产废弃,因饥饿而四处流亡,官府连一年的储蓄都没有,百姓没有安心定居的念头,国家在这种形势下是难以持久的。现今袁绍、刘表,虽然手下士人、百姓众多强大,但都没有长远的打算,不是建立基业的人。用兵以遵守礼义者胜,保住地位必须依靠财力,您应该尊奉天子而向不守臣道的人发号施令,整顿农业耕作,储备军用物资,这样,霸王的业绩就可以成功了。”曹操敬佩地采纳了他的建议,转调他为自己官府的功曹。
曹操担任司空丞相,毛玠曾任东曹掾,与崔琰共同负责选拔官吏。他所举荐任用的人,都是清廉正直的士人,有些人在当时虽有名望,但行为不正派,结果也不能被他选用。他特别以俭朴作为他人表率,因此全国的士人无不以廉洁勉励自己,即使显贵得宠的臣僚,服饰器物也不敢违反法度。曹操赞叹说:“这样任用人才,使天下的人自己监督自己,我还再费什么心思呢!”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亲自拜访毛玠,托他照顾自己的亲属。毛玠回答说:“老臣因为能够尽忠职守,所以有幸没有获罪,您现在所说的人不应升迁,所以我不敢遵命。”大军回到邺城,讨论合并官署。毛玠请求不要推行,当时人们很忌惮他,都想撤销东曹。于是一起对曹操说:“先前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应该减省东曹。”曹操知道他们的想法,因而下令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最圆的时候也在东边,人们谈到方位时,也先说东方,为什么要撤销东曹?”因此把西曹撤销了。
当初,曹操平定了柳城,分赏所获得的器物,特别拿素屏风和素凭几赏赐给毛玠,说:“你有古人的风范,所以赐给你古人所用的器物。”毛玠身居显要的地位,却常身穿布衣,吃普通菜饭,抚养教育哥哥的遗子非常周到,所得的赏赐也大多赈济施舍给贫困的人家,自己的家中没有什么剩余。迁升为右军师。魏国刚刚建立时,他任尚书仆射,仍然主持选拔任用官吏。当时还没有最后确定谁为太子,临淄侯曹植受到曹操宠爱,毛玠秘密劝谏曹操说:“近世袁绍因为不区分嫡子庶子,所以国破家亡。废立太子是大事,我不愿听到有这样的事。”后来群臣聚会讨论,毛玠起身更换衣服,曹操看着他说:“他就是古人所说的国家的司直,我的周昌。”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掞(shàn)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准间杜杲幕,杲日:“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日:“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掞今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 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宴容,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日:“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璧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宋史·杨掞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出入:支出
B.治进士业,遂登第?治:研究
C.似道始置之?置:办理
D.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动色:变了脸色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
尝用其策,称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以勇败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表现杨掞力求上进和知人的一组是(?)
①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②事亟矣,掞请行。
③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④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⑤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⑥但恐终以勇败。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杨掞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晚上把青布垫放在地上,骑着不熟悉的马跳跃,多次闪失跌倒也不顾。
B.杨掞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过了一年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C.杨掞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孟珙却让杨掞拜见,杨掞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向士壁驻守黄州,用公文召杨掞入幕府,不久杨掞因为战功升官。后来杨掞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对王登有了了解。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3分)
译文:?。
(2)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4分)
译文:?。
(3)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9.C
10.C
11.B
12.C
本题解析:9.C?置:赦免。
10.C? (竟然? A.他;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而;用? D.因此;替)
11.B (①句是杜杲称赞杨掞的话,不是直接表现②句是杨掞勇敢接受任务④句是杨掞豪爽结交客人)
12.C (孟珙接受拜见的是有功之将)
13.(10分)(1)杨掞把自己掌管的财务钱几乎耗用了,总管财务的贾似道核实数目责令偿还。(大意对1分,“本领钱”1分,“稽”1分)
(2)大将立了功,却要在官长庭前低头行拜见之礼,实在是头盔不如毛笔(军人不如文官啊)。(大意对1分,“庭参纳拜”“信”“毛锥子”各1分)
(3)王景宗浑身是胆,可惜不够沉稳细致,如果我帮助他,什么事情不能办成呢?(大意1分,“沉细”、“副”各1分)
译文
杨掞,字纯父,是抚州临川县人。青年时能写词赋,乡里有个姓陈的人家请他住在客舍里教儿子,过了几个月他拂衣离开。后来因为老朋友推荐,他出任驻淮地将帅杜杲幕僚,杜杲说:“杨掞有如此的风度神采,将来不会在我之下。”从此治政方法征战计谋多向杨掞咨询。过了一年,安丰被敌兵包围,杨掞激动地说:“情况很紧急了,我请求前去。”他于是用奇策解了围,杜杲上奏朝廷任命他为七品官员。杨掞考虑自己身处军队中,骑马射箭是应当擅长的。晚上他把青布垫放地上,骑着不熟悉的马跳跃,起初跳过三尺高,接着跳过五尺至一丈高,多次闪失跌倒他也不顾。制置使孟珙征召他到幕府,曾采用他的计策称他为“小子房”(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孟珙和他喝茶下棋,周济他财物。杨掞把自己掌管的财务钱几万耗用了,总管财务的贾似道核实数目责令偿还,孟珙把六百两银子给杨掞让他偿还,杨掞又把这些钱分给了宾客,饮酒欢歌不顾念偿还钱财之事。贾似道想要杀他,杨掞说:“汉高祖把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不过问钱的出入,您竟顾念这区区的钱财,却不用这钱财结交豪杰的心吗?”贾似道这才赦免了他。孟珙曾宴飨宾客,有个手下军官出语不逊,孟珙命令斩他,杨掞从容地说:“斩了他确实对,但是现在正会集宾客多方征收计谋建议,斩他不是这个时候也不是这个地方。”孟珙很信服他的话。不久,有个大将立了功,孟珙坐着接受那个大将拜见,杨掞为此脸色有了变化,于是感叹道:“大将立了功,却要到官长庭前参见行拜见之礼,实在是头盔(指代军人)不如毛笔(指代文官)啊。”于是他谢绝了宾客,研究进士学业,于是考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向士璧驻守黄州,用公文召他入幕府,不久他因战功升为三品官员。赵葵做京湖制置使,杨掞与他一起前去,王登在沙市迎接,杨掞和王登畅谈到半夜,杨掞回来说:“王景宗(王登,字景宗)浑身是胆,可惜不够沉稳细致,如果我帮助他,什么事情不能办成呢?只是恐他因勇敢而失败。”后来王登死了,人们认为杨掞的话是知人之言。过了一段时间,向士璧驻守峡州,招他前去,杨掞生病没有成行而去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策扶老以流憩——手杖
B.帝乡不可期——期待
C.景翳翳以将入——太阳
D.复驾言兮焉求——助词,不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