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3-06 04:40: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⑤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②④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与世界》这本书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全书没有一篇文字是未经长期准备和思考就率尔操觚的。
B.“为利而学”而不是“为学而学”的状况,是旧中国长期衰弱、国人“非愚则谀”的主要原因,使中国科学事业举步维艰,发展缓慢。
C.狄德罗早年的写作生活,是贫困与朝不保夕的不安定生活。虽然生活很拮据、艰苦,他还是处之泰然。
D.京东地区传来喜讯,经过考古队翻云覆雨的挖掘工作,大批商代文物终于在平谷刘家河重见天日了。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文言词语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噌吰如钟鼓不绝(敲钟击鼓)/ 名词用作动词
B.垣墙周庭(砌上墙)/ 名词用作动词
C.乳二世(喂养)/ 名词用作动词
D.以旌其所为(表彰)/ 名词用作动词



4、单选题  下列对加点词“相”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相:互相
B.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相:察看、仔细看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辅助
D.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相:引盲人行走的人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历史上多少人生前都曾名噪一时,但死后随即就被人忘得一干二净。
B.在美国对伊拉克开战进入倒计时的敏感时期,围绕着战争与和平这一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主战国与主和国的较量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C.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没有一挥而就的捷径可走。
D.回忆起那段蹉跎岁月,老李说:“没有含泪吞噬过面包,就不知道人生的真正滋味啊!”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