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十)
2017-03-06 05:06: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编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运用所学修辞知识,按括号中的要求补全下面的句子。
①安全在你脚下,。(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对联标语)
②花香鸟语风光美,。(一处山水名胜的春联)
③失败本是成功母,。(某自勉联)
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题蒲松龄联)
⑤喜鹊喜期报喜讯,。(某结婚联)
⑥长寿幸逢好社会,。(某老人寿联)
⑦观画胜观景,。(某字画店门联)
⑧桃李满天下,。(教师节贺教师联


参考答案::①生命在你手中。②水秀山清气象新。③勤劳方为幸福根。④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⑤新燕新春闹新房。⑥高龄全靠新中华。⑦赏字如赏花。⑧学问遍神州。


本题解析:注意适用的对象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依照画线句的句式,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每句不少于14个字。(6分)
坚守公心,是对社会公正和公理的坚决捍卫;坚守公心,?;坚守公心,?;坚守公心,?。坚守公心,不徇私情,其人必然光明磊落,赢得敬仰。


参考答案:示例:是对个人道义和操守的执著呵护;是对天地良心和正气的坚定维护;是对做人底线和尊严的真诚守护(每句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句子一定要做到与例句句式一致,感情基调一致。例句格式:“是对……和……”。最后一个词语是动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风(shuò)
B.浸(zì)?
C.商(ɡǔ)?
D.贿(lù)?
(qiè) ?
围(fèn)?
身(yǔn)?
(ɡōnɡ)?
可贴(chuānɡ)? ?
下巴(kē)?
护权(pì)? ?
声虫(yìnɡ)?
博闻强(zhì)? ?
寡廉耻(xiǎn) ?
极泰来(pǐ)?
风沐雨(zh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是(?)
A.说到贡献,有人说小草与大树可同年而语,各有不可替代的用场。
B.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感同身受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C.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D.强调规范答题,这其实是在培养认真细心严谨的行为习惯,好作风是“规”出来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同年而语:一般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此成语出自《过秦论》一课。 B.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也泛指给别人带来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一种美,无法使我们“感同身受”,应改为“无所适从”C.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形容缺乏经验。此成语出自《祝福》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