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3-06 05:09: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用不超过25 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2)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 庄子《逍遥游》(节选)
(4)千呼万唤始出来,?。转轴拨弦三两声,??。(白居易《琵琶行》)
(5)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
(6)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参考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2)出淤泥而不染?(3)举世而非之而部加沮?辩乎荣辱之境?(4)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5)任重而道远?(6)岂因祸福避趋之(每空1分,有误则该空不得分)


本题解析:(3)句中的“辩”容易误写成“辨”。(6)句中的“避趋”容易误写成“趋避”。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樊篱雪中送碳攒钱(zǎn)半身不遂(suì)
B.笃志璀灿夺目翘楚(qiáo) 宽打窄用(zhǎi)
C.诙谐沧桑嬗变央浼(měi)隔三岔五(chā)
D.莴笋心劳日拙青苔(tái)泉水淙淙(có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碳—炭,遂(suí);B.灿—璨;C.岔(ch?)。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激发了不少潜在消费市场,而这部分市场份额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零售业巨头间争夺市场的关键,从而沃尔玛布局这一领域具有必要性。
B.对于孩子的未来,我只做抽象的定向,就是要让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心智优秀的人。给孩子规定或者哪怕只是暗示将来具体的职业路径,都是一种僭越和误导。
C.白乐桥的名字据说源自白居易,本来是茶农的居所,不过,在“小清新们”发现它之前,中国的大文豪们早已在这儿乐不思蜀了。
D.时下的网络文章,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A项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其后一般接介宾短语。从上句看,应用“因而”。B项僭越:地位在下的超越本分,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礼仪、物品。D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此处应用“不堪卒读”。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仔细揣摩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含义,自拟两个对象(如蝴蝶和蜜蜂,大树和小草……),仿写一首小诗。

春蚕也是一种吐丝的昆虫
却缺少蜘蛛那份高超的智慧
蜘蛛结网,为的是捕捉飞虫
春蚕做茧,反而是牢禁了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