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四)
2017-03-06 05:09: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2)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信誓旦旦,__________。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4)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参考答案:
小题1: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小题2:隰则有泮?言笑晏晏?不思其反
小题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小题4: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本题解析: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骐骥、驽马、隰、棹、溯等。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北京地下交通图的局部,某人要从北京火车站到奥体中心,请你给出最简单的地铁乘坐方式。(不超多35字)(5分)

地铁1号线


 
地铁8号线
 
 


参考答案:地铁北京站(1分)乘坐2号线(1分)到鼓楼站(1分)换乘地铁8号线(1分)到奥体中心站下车(1分)。


本题解析:注意要求是最简单,即换乘次数少,字数不超35字,注意图标,不要在不是换乘站的地方换乘,如“军事博物馆”就不是换乘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字音有误的一项:(?)
A.瑰丽 guī聒噪 guō哈达 hǎ
B.尸骸 hái稀罕 hǎn干涸 hé
C.上颌 hé喝彩 hè负荷hé
D.横财 hèng 华山 huàquān豢养 huàn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负荷 h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很抱歉的是,由于篇辐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概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B.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畏的疱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苏轼赞叹荔枝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D.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恶恶,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篇辐”应为“篇幅”,B.“纹身”应为“文身”,D.“浑浑恶恶”应为“浑浑噩噩”。“文身”的意思是在人体上绘成或刺成带颜色的花纹或图形;“浑浑噩噩”是无知无识、胡里胡涂的样子。本题把字形识别放在句子中来考查,解答时一定要仔细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判断对错。平时复习应注意形近字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
(1)在众多的杰出人物中,能集文治和武力于一身,  ① ,既继承又开拓,踣而屡起,挽狂澜于既倒,  ② ,改变国家面貌、民族命运的人,无疑是罕见的巨人、伟人。
(2)命运,其实是最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③    ,收获也最多。
A.①将理论与实践融合②扶将倾之大厦③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①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②扶大厦之将倾③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C.①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②扶将倾之大厦③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D.①将理论与实践融合②扶大厦之将倾③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中,第(1)句根据上下文对仗的特点,即可选定正确选项;第(2)中横线前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命运”,其后分句的主语是“强者”,两者之间最好用一个兼语句,使前后两者连接起来,因而选择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