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让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你赞成俞敏洪的话吗?你愿意像草一样活着,还是像树一样的成长?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人要像树一样活着
我们时常会觉得人生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有时候也会这样想,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以后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时常迷茫,但我觉得人生信念应该是最重要的。“人不能像草一样的活着,要像树一样挺拔的活着。”或许我们未来的工作不会有可观的收入,或许我们为社会只能尽微薄之力。但人的信念却要像树一样不能倒下
我崇拜两个人,一个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一个是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人物乔致庸。两个商界的人物,一个生活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中国,一个生于没落的清朝。他们的成功在于屹立于心的信念!
俞敏洪将一个小小的培训班作成今天这样大的企业,需要的是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强势的经营理念。他曾经历过苦难。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七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七年。一九九一年,他勇敢地抛弃了工作,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几年后,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俞敏洪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些都源于他的人生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值得佩服的呢?!
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他所经历的生生死死还有经商道路中的艰辛没有阻拦他的信念——货通天下,汇通天下。最终他的心愿得以实现。这部电视剧很让人感动,也使人很受启发。让我们从一代晋商乔致庸身上,看到现代商人应该怎样修身处世,怎样坚守信念!
记得俞敏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段话很让我振奋也很让我受感动。人就应该这样去活。为着信念去活,为像树一样成长去活!我们现今的大学生不管今后人生的方向如何,在世岁月的长短,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走下去,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浪,有怎样的惊涛。我们都应为着信念坚持不懈。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像树一样活着的人生!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抓住材料中“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两句关键句来构思即可。中心要突出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生活中有爆发,也有忍耐。福楼拜说:“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生活中的忍耐多种多样,有的用于磨练意志,有的用于消除误会,有的用于化解痛苦,有的用于抗争命运。你在生活中有过忍耐的经历吗?你赞同福楼拜的名言吗?你还有其它看法吗?请以“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范文展示一]
沟边三“忍”
上初二时,学校搞基建,在车库附近有一条正待铺设下水道的“壕沟”。每天放学都要经过那儿,就像是在跨越战壕,常有功底不好的“战友”坠入其中,令同学叫苦不迭。
终于有一天,中午放学,我第一个推车出了车库,正鼓足了气想一个鱼跃,跨过“战壕”,突然眼前一亮,一块木板横躺在我的面前。“啊,要是把它铺在战壕上,过去不就方便了吗?”我想。于是便停好车,拿起那木板来。
这木板说来也怪,一面呈凸状,一面较为平整。经过我的仔细分析,这应该是半截树桩吧。甭管了,我夹着它来到壕沟前,心里想:“应该平面朝上,这样人就不容易滑倒。对!平面朝上。”
刚铺好木板,我正想过去,车库里突然冲出一个人来,见我这儿路都铺好了,赶紧跨上车,“哎——哥们!”这是冲着我喊的,“让我先过去。”为同学服务嘛,我一想就闪开了。
三秒钟之后,我发现刚才那“哥们”不见了,“战壕”里倒传出阵阵呻吟声。我往沟底一看——刚才那位,头朝下栽里头了,车轮还转着呢。我赶紧伸手拉他。这位“战友”好不容易爬起来,一脸气急败坏:“你,你,我问你这是不是你铺的?你拿凸面朝下,这不跟跷跷板似的,人不栽下去才怪呢!我看你有谋杀动机!”他狠狠地揍了我一拳,愤愤地走了。“谋杀?”真活见鬼!忍吧,好事还得做到底呢!于是我把木板反过来,平面朝了下,这下总不会翻了吧!我还是决定自己先过去试试。
正在这时,又从车库里冲出一位来,我自动地闪开了。还是这位有礼貌:“谢谢了。”
“扑通……”
“混蛋!”有礼貌的那位在“战壕”里怒吼。我一看,又下去一位。这怪我,我没有考虑到木板有限的磨擦面,这位仁兄的车轮又不稳,自然……他爬起来,趁我愣神的工夫,踹了我一脚,走了。我血往头上涌,真叫好心没好报,不过还是“忍”吧——谁让我弄巧成拙呢!
我决心做的事就要做到底。为了不让他人犯同样的错误,我抓起那半截木桩朝远处扔去。“哎,你这人怎么这样,”有人喊,“过河拆桥啊,太不讲社会公德了!”
真没想到!我要反击——可还是忍住了。这三“忍”,也许是我的一笔财富呢!
[佳作展示二]
忍,教师的诠释
我算是白活到今天,都长这么大了还不明白什么叫“忍”,作为学生的我只好请教老师。
语文老师说:“当某个聪明人使用它时,那可能是‘忍辱负重’,当一个胆怯的人使用它时,那叫‘忍气吞声’,当使用到一定限度时,它会‘忍无可忍’。”
数学老师说:“当我们在事物的平面上,以实践为横轴,空间为纵轴,任意的坐标点都会确定一个‘忍’,只不过性质不同罢了。”
英语老师说:“忍从来就只有—ing形式而没有—ed形式,也就是说忍只有现在时,而事情过后,再想忍也于事无补了。”
化学老师讲:“如果把矛盾看成一个反应的话,那么忍就一定是这个逆反应的催化剂,有了它,矛盾就一定能解决。”
物理老师接着说:“忍我认为应该是一个矢量,如果它成了一个没有方向、没有原则的标量,反而是个拖累。”
听着听着,我想我清楚多了,但还是感到不够,于是我继续跑去请教老师。
历史老师不假思索地说:“忍正是历史上成大事业者所必备的美德。只有在忍中求得生存才有发展的机会。”
地理老师说:“你从失败的山巅跳下来时,忍就是救你一命的树木,它以浓密的枝叶来保护你。”
生物老师说:“忍也需来自DNA,来自每个细胞内。你我生来会忍,但成就也许不同,有的成了忍的主人,而有的成了忍的奴隶。”
政治老师也赶来说:“忍,也是一种意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正确与错误,我们对待忍要客观和唯物。”
体育老师说:“忍是你手中的篮球,当你投出的时候,篮筐不一定接受你,这时你不要伤心,你所需要的只是再投一次,总有一次球会进的。”
各位教师你一言我一语讲了许多,可我对忍还是一知半解,我疑惑地望着老师们,最后还是生物老师说:“忍,也是有生命的,他与你同岁,长相相同,性格相似,只有在时间不断沉淀中你才会了解和认识它!”大家听罢纷纷点头称是。
我想我得到满意的答复了——至少现在是这样。
[佳作展示三]
百合·迎春
(一)
曾经有一座山谷,一座满是杂草的山谷。有一天,却长出了一朵野百合。野百合坚信自己是一朵花——所以,它一定要开花。所有的杂草都讥笑它,但野百合只是默默忍受着,它没有反唇相讥,它仍然坚持——我是一朵花……若干年后,这里已是远近驰名的百合谷……
每个人都是一朵百合,当被讥嘲和否定的时候,是奋起攻击,还是默默忍受?每朵百合都想开出自己的花朵,但是,你是愿把精力放在无谓的争论上,还是积蓄实力,以绝世的美丽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要认为“忍”是懦弱,是无能,是对命运悲哀的妥协。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终于成就了汉家八百年天下;左思忍受了无尽的嘲笑和不解,终于写成了不朽的《三都赋》。
腊梅忍住了在春季吐芳纳蕊的机会,冰天雪地里从此多了一丝幽香,一抹娇艳。
老人说,人生的智慧就是一个字:“忍”。忍下你所有的心浮气躁、自卑沮丧,那么你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二)
还有一种花,它总是在冰雪初融、春光未露时就活泼地开放,开出一片灿然眩目的艳黄——它不愿忍,尽管寒风瑟瑟,尽管春风乍起便注定了它的凋零,它依然无悔地坚持。为了这一份悲壮的“不忍”,人们同样给了它一个耀眼的名字——迎春。这也是一种绝世的花。它没有百合那种超俗的美,却比它更多一份世俗的美。你能说,“不忍”是一种错误吗?
在我们民族面临沉沦时,闻一多拍案而起,以他的热血谱写了又一首丹青曲。面对黑暗,鲁迅没有“忍”,而是以笔为剑,呐喊着引导了一代人前进。
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们,这些毕生都在战斗的斗士们——他们为民族而战,为自由、为真理而战斗——他们的目光如熊熊的火炬,穿越亘古的年代和深不可测的黑暗:请为真理而战吧!
(三)
“忍”——如百合的傲岸、冷静。
“不忍”——如迎春的坚定、热情。
一个古老的民族,它崇尚着“忍”,却不断涌现一批“不忍”的仁人志士。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呢?有诗说:“一朵花里见天国”,从百合和迎春的故事中,你可曾领悟到了什么呢?
比较评析
三篇佳作都有创意。例文一选择特殊时空中的三“忍”作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行文波澜起伏,所记事虽小而引人思考的人生理念却很丰富,读后不仅引发会心一笑,更给人心灵的陶冶;例文二通过各科老师的诠释从不同侧面揭示“忍”的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人物语言的设计富有机趣哲理且切合不同学科的特点,结构采用并列推进式,新颖别致,个性鲜明;例文三由“花”及理,“物”“理”交融。作者在众香国里寻觅,觅得百合和迎春。这两种花“前人之述备矣”,作者另辟蹊径,在“由花及人生”“由自然及社会、及历史”上做足文章,且发人所未发,“倾诉”着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忍”与“不忍”结合的生活哲理——傲岸、冷静与坚定、热情的统一。作者“寻觅”所得的有形之花并不新奇,但却“倾诉”着对“忍”的独特的理性思考,这种创新的笔法值得我们学习。
本题解析:
几多痛苦,几多折磨,几多困难,几多险境……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运之神或大或小的作弄。如何面对,每个人都必须作出回答。回答必须避免绝对化,必须讲究辩证法,赋予哲理。只有这样,才能亮出个性,新意迭现。例如你若写议论文或哲理性散文,你可以用下面蕴含隽永的生动的语言发表看法:“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甘心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与调遣。生活的沧桑使生命的深渊埋下难言的隐痛,忍耐却可以使人相信,隐痛必将消失,暴风雨过后的天空会更加明丽。”“忍耐是意志的磨炼、爆发力的积蓄,是用无声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在忍耐中发愤,在忍耐中拼搏。”能提炼出这些哲理睿语作亮点,那么议论文肯定能使人耳目一新;如果写记叙文,那选材的个性化很重要,要写出校园气息,亮出独特感悟,将深刻的人生思考融于形象塑造和事件叙写之中。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请以“让身上的太阳发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往往有一些细节为我们所忽视,有些事情就是因为一个细节而功亏一篑;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为一些细节所感动,让我们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爱和温暖。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刻骨铭心的细节?你曾为一些细节伤心过吗?你曾为一些细节感动过吗?面对细节你最想说些什么?
请以“细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