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3-06 05:52: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锱铢(zī)(zhū)尺 (dú) (cén)寂箭(zú)
B.糍粑(cí)(bā)(nuó)送老(guàn)河(zūn)鱼
C.央(měi)下(chéng)(shuò)倒(wāng)心窝
D. (jī)发迤逦(yǐ)(lǐ) (nèn)地仓(á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C项,“(wāng)心窝”的“”,应读wān。所以选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新闻,写一段新闻短评。(不少于150字)(5分)
时报讯 昨天,三八妇女节,杭州天气阴冷,下小雨,全城追欧巴的热情却丝毫没有降温。当李敏镐现身淘宝城参加“3·8手机淘宝生活节”活动时,全城粉丝那叫一个疯狂,以至于淘宝城派了近千名安保人员这才控制住粉丝们的狂热。现场拥挤不堪,状况频出:有粉丝被偷了手机,有粉丝误信了黄牛,被骗了2.4万,还有一个女粉丝被挤破了头。
手机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3·8手机淘宝生活节”的优惠共覆盖到800家餐厅、300多家电影院的超过2000000张电影票;230家KTV的5.5万个包厢,共计132万个小时的消费;线下商场1500个品牌专柜的参与;银泰商业、大悦城、新世界、华联、王府井等国内5大零售百货集团都加入到了此次“38手机淘宝生活节”的行列中来。
其实,这些火爆消费场景的背后,是阿里巴巴为改变用户习惯、布局O2O的筹谋。昨天下午,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在媒体沟通会上明确表示,阿里将把手机淘宝定位成一个生活消费的入口。阿里方面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活动来改变固有的消费习惯。“这是一个被教育的过程。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习惯用手机去挑选商品买东西。所以我们也通过这样的场景,希望能够让我们的用户能够更习惯通过手机来逛淘宝、天猫。”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新闻短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既然是“短评”,就要针对新闻中的具体事件,旗帜鲜明地阐明态度。新闻短评的写法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写新闻短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切中要害,直指新闻本质。二要选好点评角度,观点新颖。三要评得有理,不可胡搅蛮缠。四要评得生动,幽默风趣。本题可从粉丝、商家、阿里巴巴等几个角度选择一个分析,要求有观点,有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海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吴毅说:“政府保障公共卫生的经费,我们就不用靠营利项目创收了,可以全心全意地预防疾病。”
B.范鸿龄本人也在昨天的董事会上表示,对于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给与其机会参与创立中信泰富集团铭感五内
C.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朝鲜发射火箭事件发言,希望安理会能够得出莫衷一是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何时得出,无人知晓。
D.从当天陈水扁的妻子吴淑珍与前中信金控副董事长辜仲谅到庭对质的场面看来,吴淑珍似乎有点怕惹毛辜家,最后弄得两败俱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莫衷一是:莫,不能;衷,断定;是,对。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应该是希望安理会能够得出一致的结论。A .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B .铭感五内:比喻内心非常感激。D .两败俱伤:败,失败;俱,全。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烦燥闲暇焚膏继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徇私编纂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项中"蜚然成章"的"蜚"应为"斐" 。C 项中"烦燥"的"燥"应为"躁" 。 D 项中的"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中的 "负"应为"副" )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王熙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博得了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大权,成为了贾府的实际掌权者。
B.阅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词,我们仿佛听到了窦娥指斥天地的呐喊和刚强不屈、勇于抗争的精神。
C.古人已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些论述,就是有力的证明。
D.一个人生活过得充实,对于死亡也不觉得烦恼的关键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给予的快乐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成分残缺,去掉“由于”,B“听到”“精神”搭配不当,D结构混乱,去掉“所决定的”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