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九)
2017-03-06 05:52: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2、语言运用题  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到来了,这是我们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的又一次盛会,是充分展示金中学子风采的又一个舞台,假如邀请你给这次运动会拟一副对联,不要横批,上下联各不超过12字,内容上既要与运动会、秋季有关又要能体现金中特色,你会怎样拟写呢?试一试!(3分)
上联:                                               
下联: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到市场的不到30个左右。
B.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人可以几十天不进食仍能够生存,但如果几分钟没有空气就会丧命。
C.由于新加坡是双语教学,为初去他国的学生做好了语言方面的准备,让学生在异国他乡也不会有陌生感。
D.希望工程的意义不仅在于资助了很多失学孩子,还在于为中国公益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B.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元旦,我们文学社成员相约去向往已久的泰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心怀思古幽情,洗去了身心的疲惫。
D.张晓风的散文作品清新隽永,阅读时不宜一目十行,粗略浏览,而应品茗倚窗,含英咀华,慢慢玩味。



5、阅读题  下列对诗作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了起兴和比喻的手法,感慨命运贵贱不同。《湘夫人》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问句,用自然现象的错位表达主人公爱而不能之情。
B.李煜的《虞美人》,写得起伏跌宕。有自问,有自叹,有实写,有虚写。最后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与李清照的“愁”内涵不同。李煜的作品有着更深的悔恨。是失去国家,失去尊严,失去自由,因而也失去了欢乐之愁。
C.《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意境雄奇、辉煌,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浪漫主义基调。但它的感情是悲观、消极的,基调是低沉的。《将进酒》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多变的。由悲转乐、或狂放、或愤激,最后结束于“万古愁”。
D.韦庄的《菩萨蛮》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都有借写江南的美景抒发对江南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而周邦彦的《苏幕遮》,以咏雨后的荷花为中心,以荷花为写作重点,层层烘托,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