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列子·汤问》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②,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
注释:①讴:歌唱 ②衢(qú):大路
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这则材料续写一个结尾。要求:
1.不要复述材料中已经讲述的内容
2.以薛谭为主要描写对象
3.情节合理,人物形象鲜明
4.恰当选择运用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5.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叙事,辅以描写,并恰当运用一定的人物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对象5分,情节合理4分,形象鲜明4分,描写手法2分,复述材料酌情扣2—5分,篇幅不足酌情扣1—2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所以当前社会热切呼唤真善美。
B.如果把干旱的原因归咎于大自然的无情,恐怕还会遭遇更加无情的大自然的报复。因为,人类活动对于少雨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C.世博园中的最佳城市实践区给了城市一个在世博会上独立参展的机会,这里集中展示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优秀实践方案。
D.这些杂交玉米由于产量高,而且比进口的杂交玉米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推广面积越越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两面对一面,应改为“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B语序不当,“更加无情的大自然的报复”应为“大自然更加无情的报复”;D谓语残缺,“而且”后加上“具有”之类的词。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然后给它写导语。(6分)
中央媒体再次唱响中国农民歌会
描绘新生活 讴歌新时代
导语:
在滁州再次唱响的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让全国亿万群众感受到新时代农民对生活的由衷热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景的坚定信心。作为歌会的重头戏——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主题文艺演出、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安徽省农民画展、农民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等都受到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11月7日播发《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唱响》、11月8日《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我的祖国>等60首歌曲被评为农民最爱》;中央电台在“中国之声”栏目中连续播出《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7号开幕》消息及录音报道《农歌会农民登台成主角》;11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举办》、《农民日报》第1版刊登摄影报道《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滁州唱响》。这些报道,充分展示了农民翻身做主的喜悦与幸福,热情赞颂农村改革的开拓与创造,激情畅想金色明天的富饶与美好。
(选自2009年11月13日《安徽商报》,稍作改编)
参考答案:11月7日至9日,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再次唱响。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各显身手,各展所长,推出了多篇报道,让全国亿万群众全方位地领略到了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的盛况。(3分)(答案仅供参考,应包含三个要素:“11月7日至9日”,“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唱响”,“中央新闻媒体深入报道”,一个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 )
A.水乳交溶根深蒂固寥若星辰自惭形秽
B.精兵减政茅塞顿开欣欣向荣大巧若拙
C.心灰意懒真知灼见卷帙浩繁天高地迥
D.黯然伤神绿茵蔽天丰功伟绩轻歌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