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奥林匹克精神为逐渐变得镇静和自信的青年所崇尚。随着昔日古代文明力量的逐渐衰退,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更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现在,镇静和自信却不是我们的天然伙伴。人自幼就开始担惊受怕,恐惧终身伴随着他……根除恐惧的真正良药是自信而不是勇气。自信总是与它的姐妹镇静相辅相成。
(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顾拜旦《奥林匹克精神》)
这段话对你有哪些启发?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经历、体验、感悟等。
要求:感情真挚;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自信,方能燃起生命之火
自信,人生不可缺少的动力。没有自信,成功远在天涯;拥有自信,你已成功了一半。
——题记
从前的我自卑,没有自信,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于是陪伴我的只有那份孤独的心。被封印的心冰冰的,心中被自卑占据,阳光洒不进,甘泉润不透。
看,对面过来一个好漂亮的女孩子,一身粉红色的连衣裙,一头清爽飘逸的秀发,好美。看看自己过时的上衣,打着补丁的裤子,和蓬乱的头发,一股莫名的滋味涌上心头,好羡慕但又好自卑。
每当看到别人手捧面包,细细品味的时候,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馒头,莫名的滋味又涌上心头,好渴望但又好自卑。
每当看到同学们手捧整洁的试卷,炫耀那鲜红的分数时,再看看自己的试卷,好嫉妒但又好自卑。……
何时我才能摆脱心中的恶魔---自卑,何时我才能如蛹变蝶飞?
看陶渊明,一贫如洗,但仍乐观向上;看李世民随父打天下,困难重重,仍坚持不懈;看朱元璋从乞丐变为一代君主,种种艰辛,但仍未放弃……
看雨后的小草,惨淡无比,但仍挺直身躯;看茫茫沙漠中的白杨,被狂风袭击,但仍屹立在茫茫沙海之中;看高山顶上,荒无人烟,但青松仍矗立于山巅之上……
我,一个比海伦,凯勒幸运,比桑兰幸福的人,为何会被自卑围困。我要自信!
真的我努力了,我成功了,曾经那个被的我已不复存在,如今我阳光灿烂。我学会了微笑,学会了面对。
微笑是自信的表现,谁说它没有眼泪,它只是把眼泪装点成诗。漫漫人生,受约束的是心情,不受约束的生命,打开生命的天窗,人生没有了雨天。
请扬起自信的风帆,不要因山高路远而感叹,不要灰心,因为它是衰弱的化身;不要死心,因为它是失败的化身;要学会拥有自信,因为它是成功的关键。
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莫让美好年华付之东流,莫让人生留有悔恨。把自卑留给昨天,让信心照亮未来!
自信,方可燃起生命之火。
作文点评
本文紧紧围绕自信,道出只有去除自卑的心理,找回自信,才可以燃起生命之火。作者选用事例,论述观点,角度恰当适宜。在论证方法上或排比,或举例,或比喻,不仅增强的文章的说服力,也彰显了作者的文采。
本题解析:
这个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不大,最为保险的立意当然是以彰显自信为中心,道出“自信和镇定”的关系,即正确理解“根除恐惧的真正良药是自信而不是勇气。自信总是与它的姐妹镇静相辅相成”的含义,但不可偏离话题,只写“镇定”,应以“自信”为主。当然,不拘泥这一关系,围绕“自信”,选择其他角度来论述也可,比如“自信和勇气”的关系,“自比如“自信和自卑”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史蒂芬·霍金是一位被誉为自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但当他过完21岁生日之后,患上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使他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语音失常不能与人直接交流,但残疾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富兰克林·罗斯福以他的雄才大略驱走了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阴影,征服了全体美国人的心,最终连任四届美国总统,成了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海伦·凯勒以她超常的意志战胜了盲、聋的残疾,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女性社会活动家。他们都以自己超人的意志战胜了厄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请以“当厄运突然降临的时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傲霜的孤松最美,凌寒的雪梅最美,雄鹰展翅最美,大雁群飞最美,母子相拥最美,凝神思考最美,……时下,“最美”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视野里。凝眸生活,我们发现,“最美”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激荡和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最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写作此文完全可以偏重于景物描写,表达热爱某种景物的情感,传达“最美”的心声人与人之间相处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情感,喜欢、厌恶、依恋、怀想、感叹、赞美等。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情感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等。作为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情感培养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课。我们应该懂得拥有亲情,就拥有幸福,珍惜亲情,就是珍惜幸福;我们应该结交益友、诤友,培养亲密的友情,这样有助于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燃烧自己,照亮大家”,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勇敢,勤劳,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使我们养成一种真实、健康的情感。因此,“情感体验”便成为了中考作文永恒的主题。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小题1: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小题2:用书面语和肯定陈述的形式,构成三个六字的动宾短语,来表达温家宝总理原话的意思。(3分)
《中国青年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湖北省视察时指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①土地不能动, ②负担不能重,③粮价不能低,④干部不能凶”。
示例:①珍惜国土资源?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平民参与(或草根公益)积少成多?利他性?寓善于乐
小题1:②减轻农民负担?③稳定粮食价格?④转变干部作风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先把语段压缩为句子,再找出关键词。
小题1:审此类题注意:1、用书面语和肯定陈述的形式。2、三个六字的动宾短语。3、内容不改变原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中国社会调查所日前的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的“名校情结”已越来越重。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名校,这便是莘莘学子的“远大理想”。“名校崇拜症”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舆论,都把名校毕业文凭看成是考核人才的首要标准……下面是《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校园频道联合推出“你有名校情结吗?”问卷,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你有什么样的体会、经历或看法?请你根据自己对问卷的回答,然后围绕你自己的观点,选择最佳角度和自身最擅长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问卷调查所涉及的范围之内。?
附:“你有名校情结吗?”调查问卷
1.如果你的高考成绩离某著名大学只差几分,你会:
①选择其他学校;?②复读,上“高四”;
③托关系、花钱,无论如何也要上名校。
2.你觉得学生和家长谁的“名校情结”更严重?
①学生本人;?②家长;?③二者都有;?④都没有。
3.你希望你的孩子:
①从小到大都能上最好的学校;
②上什么学校无所谓,只要身心健康就好。
4.你认为名校意味着什么?(可多选)
①有面子,别人都会羡慕;
②更优越的学习环境;
③更高层次的交往圈子;
④竞争压力更大;
⑤学费、生活费更贵;
⑥以后找工作更容易;
⑦圆自己小时候的梦;
⑧能抬高自己的“身价”;
⑨以后能挣更多的钱。
⑩其他。
参考答案:名校情结“三幕剧”
湛江第一中学?李智?
第一幕
(背景)甲在球场上打球,乙背着大书包急步走来。
甲:嘿!今天不打球吗?
乙:谢了!今天填报志愿时,我想都没想就填了清华。那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我妈也常说,考不上名校,别当她的儿子。
甲:这是好事啊,为什么你还露出个苦瓜脸?
乙:你知道,以我的成绩上清华有点勉强,所以我现在就要回家苦读了。那你第一志愿报什么学校?
甲:武警大学!我从小就梦想当一名正义的警察,我妈常对我说:“这是个好理想,只要你问心无愧,妈妈一定支持你!”所以我现在就要锻炼好身体,以我的体格和学习成绩,一定没问题!
乙:哦,时间不早了,不说了,拜拜!(匆匆下)
第二幕
(背景)发录取通知书后,甲乙在学校门口相遇。
甲:哈!你知道吗?我收到了武警大学录取通知书。快恭喜我吧!这下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你怎么着?
乙:(乙欲哭,垂头丧气)我……我考砸了!这可怎么办?
甲:噢,对不起,我没注意到你的心情……你不是还报了第二类大学吗?
乙:(颓丧地)二类!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的前途完了。二类大学的教学质量、名声绝对比不上名校的!上不了名校,别说爸妈不放过我,我也不会原谅自己的!怎么办,怎么办?……(忽然想起了什么)等等,我三叔的表弟的姑父说他有个同学在教育部工作,那人和清华大学校长的弟弟的表兄的朋友认识……好了,我得马上去找三叔了。我考砸的事一定要替我保密!(跑下)
甲:……
第三幕
(背景)若干年后,甲成了一名警察,把正在窃取信用卡密码的黑客乙当场抓获。
甲:老朋友,好久不见了啊!
乙:(带哭腔)兄弟你放我一条生路吧!大学毕业后,什么工作都不想干,现在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条生财之道……
甲:我很同情你。不过你现在犯了法,要怪只怪你不好好学习法律知识了。有话回公安局再说吧。(押乙下)
尾声
(背景)清华大学校园里,AB两同学看报纸。
A:我们有个校友当黑客被抓了,真活该。
B:听说他高考时进不了清华大学,靠关系,花很多钱才进来的,是学校的肆业生呢。他太想进名校了,好高骛远。而毕业后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心理不平衡吧。
A:唉,这样的“名校情结”害人不浅啊!
【批阅】内容19分,表达18分,特征20分,总坟57分。 这是一篇构思独特的剧本。体现了新课标大胆使用运用文体的要求,在行文中,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生动形象的传达了“名校”与“普校”的学生在当今功利色彩浓厚的背景下产生的不良后果,读来让人深思。是一篇匠心独运的好文章。
本题解析:本题在设计上着意突破传统的样式。围绕“新课标”作文的精神,主张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因此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卷的回答,然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角度和自身最擅长的文体作文,再加上作文要求限制中有开放,是一次呼吁“真自我、真作文”大胆尝试。在审题上,本文没有设置太大的难度,但要注意“名校情结”这一中心话题以及“社会病”这一特征。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问卷的结果,对“名校情结”谈自己的看法,可以是反对的,可以是赞成的,也可以看到其优劣面。在立意的角度和思路的打开方面,学生可以细读“问卷调查内容”,特别是“名校意味着什么”这一问,可以帮助学生去合理选择相应的生发点,并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去感知这些“情形”背后的真正动因,从而有效的建构起自己的整篇作文。
在本次作文中,切忌泛泛而谈。最好围绕“我的名校情结问卷调查”内容中的某一点来谈深谈透。在“深透”上最好能够联系自身体会或者当前的社会实际,联系“情结”背后深层的民众心理和时代内核,去进行深度开掘。在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真切感知和真实感情,写出自己的责任感或心灵指归。在文体的选择上,可自由灵活,在构思设计上,可因人而异。期待出现百花齐放的作文格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