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午 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他完全没有想到一觉睡了那么 长时间,表达了诗人惊异之情;
②感觉到时间流逝得很快,表明诗人睡得很香很甜。
(2)①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鸟和山都人性化,表达了作者的忧愁。
②采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以窥人鸟的无情来反衬隔水山的有情。
③“悠扬”“宛转”,前者是双声,后者是叠韵,因声见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缠绵不绝的情愫。
④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语意连贯:诗人因鸟唤而梦醒,梦醒而见山,见山而人愁,展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两首诗同是写“不遇”,但在感情上,孟诗复杂,贾诗深沉。请对此简要分析。(4 分)
(2)作者“不遇”隐者,而隐者形象自明。简要分析贾诗所用手法和隐者形象。(4 分)
参考答案:(1)孟诗中的袁拾遗是“才子”,却作了“流人”,流露
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作者 用 江岭早开的梅花比不上故国北方的春天,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惦念之情。贾诗在童子的 一
次次回答中,显示出作者的一次次追问,暗含着作者与隐者之间深厚的情意。(4 分) 评分标准:答出两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可得满分。
(2)作者用松、山、云交待隐者生活和活动的环境,衬托出隐者清高的形象;从童子口中写 隐者采药和飘乎不定的行踪,侧面暗示(或“虚写”)出隐者的辛劳。(4 分)
评分标准:手法与分析 3 分,形象 1 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⑴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你认为这首词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写的是春末上午约八九点钟的时候。
⑵这三句化无形为有形,很有特色。愁本来只是一种情绪,这里把愁写成有重量的事物,而且重到连小船都载不动,既形象生动,又新颖别致。(大意对即可)
⑶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通俗易懂,读来如同白话,但又饱含深意,韵味深长。(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小题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分)
小题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比喻修辞,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小题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本题解析:
小题1:回答此题,既要分析其所用修辞手法,也要抓住“水面平静”一语在诗中筛选有关词语。“淡磨明镜照檐楹”一句用比喻的方法,把平静的水面比作“明镜”。
小题2:本题的题干明确规定“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就要找出诗中哪些是“动”,哪些是“静”;然后具体分析“动”和“静”的表现,再总提一句作结。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明君①词
[南朝·陈]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
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塞②雾,陇日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注]①明君:王昭君。②塞:边塞。
1.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颈联通过“拥”字写出了边塞早晨雾气弥漫、凝聚缭绕的样子,“暗”字写出了大漠落日的昏黄暗淡。这两句不仅写景,而且渲染r昭君忧心忡忡、情绪低沉的心境,表现了昭君的孤苦、悲伤。(意对即可)
2.诗人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通过它将昭君对汉地的无尽的思念和在胡地的孤寂和盘托出,同时寄托了诗人对昭君处境的叹惋和同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