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6:28: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老首长再三叮宁我们:“务必抓好在建项目,不要再急于上新项目了。”
B.一位衣衫蓝褛的老人走了过来,那样子真可怜。
C.我心中很乱,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踟躇不前。
D.这个小姑娘伶牙利齿,可真不简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叮宁”应为“叮咛”或“丁宁”;B“蓝褛”应为“蓝缕”或“褴褛”,D“利”应为“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真瓜熟落有放矢
B.包路蓝缕刚自用
C.驿站后断神采奕奕自怨自
D.好对才傲物犊情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孝悌”的“悌”读作“tì”,其他四个均读作“dì”。B项中“媲美”的“媲”读作“pì”,其他均读作“bì”。D项中“对峙”的“峙”读作“zhì”,其他均读作“shì”。只有C项中五个加点的字皆读“yì”,故选C。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音近字是高考字音题的常考内容,识记时可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1、音义结合法。多音多义字的复习应该把读音与字义结合起来。2、联想法。对于具有相同声符的形近字可以运用“联想法”把它们组合起来记忆。3、推断法。所谓“推断”法,就是根据已知的词语读音来推断未知词语的读音,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并列结构的词语。4、记少不记多法。应遵循记少不记多的原则。一些字的读音记住少数,可以推断多数。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12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函谷举,?,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4)二十四桥仍在,??(姜夔《扬州慢》)
(5)?,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将进酒》)
(6)春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
(7)战士军前半死生,?!(高适《燕歌行》)
(8)梦入神山教神妪,?。(李贺《李凭箜篌引》)
(9)《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
(10)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有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威,?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孟/百争流疏/怙恶不气/人不倦
B.怅/风流傥咀/咬文风/气息
C.健/导功课索/悬崖怨/下伏笔
D.骨/言简意可/缺毋滥角/角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chàng/tǎng,jué/jiǎo,píng/bǐng.A项kē/gě,jùn/quān,huì/huì.C项fǔ/fǔ,lè/lè,mán/mái.D项hái/gāi,nìng/nìng,jī/j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例如A项中全为形近字,只能逐个牢牢记住。而嚼、屏、勒、埋、宁等字属于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嚼”书面语读jué,口语读jiáo;“屏”有三个读音,一是较冷僻的bīng,只有屏营(惶恐的样子)一个词条;二是bǐng,为动词,有“抑制呼吸;除去,排除”之意;三是píng,意思与屏风有关,以及由此延伸而来的“屏蔽(像屏风似的遮挡着)”之类。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提供的示例,仿写句子。(4分)
示例: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 白)
仿写:最忧愁的人——                                             
最快的船只——    


参考答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理解、分析文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