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3-06 06:32: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益/将? 咀/咬文字? 不容发/挑拨离
B.查/首? 逐/熏陶染?绿水青山/绿林好汉
C.果/胸? 乳/排张扬? 意志弱/厚不均
D.开展? 亲/反躬自? 螳臂车/独一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为王僧虔的回答设计一段得体的文字,使王僧虔的回答既能保全皇上的面子,又不说违心奉承的话。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很喜欢书法,写得一笔好字,但赶不上当时的大书法家王僧虔。一次齐高帝让王僧虔和自己一起写字,写完后高帝问道:“咱们两人的字谁是第一?”王僧虔想了想,很机警地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帝听后大笑。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您的字是皇帝中的第一,我的字是大臣中的第一。
(2)您的字宫内第一,我的字宫外第一。
(3)您如果把治国的精力的一小半投入练字,就肯定超过我了。
(4)您的心思全用来治国了,我的精力全用来练字了。(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天津西郊的杨柳青镇是杨柳青年画的发祥地,每年春节前后,海内外游客纷至踏来,感受腊月新春的民俗风情。
B.每当谁做了有利于公众的事,社会就理所当然地给谁以肯定和称诵,谁就因此赢得荣誉。
C.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取证,检察机关终于查清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循私舞弊而导致公司倒闭的事实。
D.感知明快的人,善于洞察前景,知微见著;感知迟钝的人,往往过于拘泥和死板,只看到过去而看不到将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纷至沓来、称颂、徇私舞弊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觭角,逐鹿中原,机动歼敌。
B.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八面玲珑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C.马克思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其坚苦卓绝的精神令人惊叹!
D.那股偷袭的匪徒,看到这支厉兵秣马的队伍,犹豫了一阵之后,别转马头跑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逐鹿中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指争夺天下。B项 “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C项“坚苦卓绝”卓绝:超越一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D项“厉兵秣马”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用在此选项中不符合语境,可改为“严阵以待”。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以平实的语言表述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不超过20个字。(4分)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20


参考答案: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4分,每层2分)


本题解析:本题题干说得很明确,是要求以平实的语言表述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东施效颦是《庄子·天运》中故事,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 用“东施效颦” 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李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东施的容貌未就比西施难看,只是她学西施,从而被千古诟病。李渔的这句话中有两点意思,一是本来自己可能是好的,模仿却没有了自我,二是一味模仿只能遭人耻笑。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