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6:49: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一些人去山里玩耍,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很高兴,决定沿此道尽快下山,远远地就看见山下的停车场,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个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山民知道每一条捷径通向何方,他们走起来,就是捷径;而我们追求“捷径”的心态,一开始就是踏上弯路的前兆。有时,走捷径也是需要经验的。就像羚羊,只知道有捷径可过河,却不知道那里有鳄鱼,这时的“捷径”,只怕比弯路更“弯”。读了这则故事,你对“捷径”与“弯路”的关系有什么认识和体会?请就“捷径与弯路”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捷径与弯路”也是一道关系型话题。作文前先要细读材料和提示语。从材料与提示语的指向看,核心意思说的是“看似捷径,实是弯路”,那么构思时就要联想生活中有哪些“看似捷径”,反而会把事情复杂化甚至把人引向歧途的“弯路”。当然,对“捷径”的理解应宽泛些,所谓“捷径”,即解决问题的便捷手法,像作弊、行贿等都可看作不该走的“捷径”,可以联想到的作文素材至少有“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磨刀不误砍柴功”,等等。本题如果写成议论文,可注意把握材料及提示语中丰富的信息,然后这样展开:1.为什么会把“捷径”走成“弯路”(经验不足、心态失衡);2.把“捷径”走成“弯路”有什么危害(轻则浪费力气,重则害人害己)。
参考拟题:走不得捷径;把弯路走直。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这则短文,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的诗人最近思路打不开,怎么也冲不出思想的牢笼,于是想到外面寻找灵感。这一天,他到乡间野外散步,阳光下、,忽然远远看见一块牌子掩映在树林里,上书“阳光不锈”四个大字特别醒目,诗人当场呆住,心想,这是多么有寓意的词语,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于是,他非常想拜访一下书写这个精辟之极的词语的高人。等他走近这块牌子,发现被树丛挡住的那部分牌子写着“钢制品厂”。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诗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渍,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36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艾青写到:“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同学,你也应有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时候,请按要求补全下列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题目:___到_______,我想起了你!


参考答案:
听到那首歌,我想起了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走在街头,路过这家CD店,听到了这首以宛转悠扬的女声来诠释的《水调歌头》,我停驻了脚步,这首土得掉渣的歌,却让我在浓雾弥漫的时间里,愈发清晰地想起了你……  
  那时我还在乡村,有一个玩伴,她的身影遍布着我童年的记忆,“小依,你快来看,今天月色好美哦。”你激动地唤我。“嗯嗯,瑶儿,今儿什么日子啊?满月韶华,好美额。”“是中秋,一家人要团聚的日子。”“难怪我爸说你爸回来了。”“对啊,我爸从从市里带回了牛肉月饼,还热着,要吃吗?我进去拿。”当时只有普遍的百果、豆沙月饼,馅儿牛肉的,那可真是个罕物。瑶儿回来了,肉香四溢,我扑上去抓着就吃,嗯,真香。我满意地咂咂嘴。“这样坐着可无聊了,小依,会唱歌吗?”“《水调歌头》会吗?”“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瑶儿的声音轻盈的飘出,似薄纱,如幽梦,零碎地揉进朦胧的月光里,淡淡地,不着痕迹。我也跟着合着。“小依,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好不好?”“嗯,拉钩钩。”月光下的约定伴随着皎洁的月光,浸在喜悦的糖水里,原以为会永不过期,可以感受到甜蜜,殊不知,在时间的酿造下,它会发臭、甚至腐烂。  
  时间如沙漏,握不住,悄悄地从指缝中溜走。  
  瑶儿是没隔多久就被他爸接进城去了,临行时,她咬着唇,断续地唱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以后你要是想我了,就看看月亮,它是我们友情的见证。”完了就跳上了一辆车,愈行愈远,直到消失在视野中。心顿时就像被剜了一刀,汩汩冒血;又像是咽下了一把玻璃渣,划痛了嗓子,掩出一种甜得发腻的血腥味道。  
  瑶儿走了,唯独留我一人。过了几年,村子拆了,那些属于我与瑶儿的记忆都不复存在了,时间将记忆分割得七零八碎的。而我也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儿没有你,瑶儿。没有我与你玻璃般的回忆,没有你的《水调歌头》,没有属于我们俩的月亮,只有凉如水般数不尽的孤独与寂寞……  
  瑶儿,你知不知道,我再次听到这首歌,内心有多复杂,因为我在这首歌里又悄悄地想起了你。


本题解析: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标准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性(情节性),在文中要体现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特点,第一空必须填入一个动词,第二空必须填入一种事物或景物,使之成为文中的意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以“成功的动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记叙文除外)。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成功的动力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名人,他们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品质,他们所有人的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海伦·凯勒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文学家:她在20世纪用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总共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立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
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残疾人有着伟大的理想去创造这个奇迹,全靠了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凯勒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生活,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的一面,最后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残疾人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作为没有身体缺陷的人,我们难道没有这些品质吗?查阅世界上名人的简史,他们从小都有伟大的理想,都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去面对人生的坎坷,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在中国,也有一位患有肌无力的文学家——张云成。刚出生时,医生就给他判了死刑。但是他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活了二十三个春秋。他虽然只上过一天学,却发表了十七万字的文学作品。他是一个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会放弃的人。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海伦·凯勒和张云成都没有选择放弃,选择死亡,一个珍爱生命的人在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会放弃。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是有意义的,不要放弃希望,哪怕是黑暗中的点点光芒,只有这样,才会成功。


本题解析: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本题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
该题学生必须准确理解题意,并能联想到比较切合的事例来完成论证,且首尾照应。文章“叙议”结合要好,“叙例”能做到更充实,与观点的结合更紧密,应再紧紧围绕观点叙述;“析例”时要增加对一件或一类事实材料的精当点评,这样才利于论证的深入;“议例”经过评析论据材料,使论证更深入,去深化主旨;当然,文章开篇应入题更简明快捷;另外修改后的文章开篇更简洁;论证后面部分引用名人名言作为理论论据,增强了论证力度,使全文主题更深刻;语言表达要优美有文采。以名人的典型实例,展开有力的论证,例子恰当,有时代气息,从而使自己的观点令人信服,使观点论证更充分。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