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名词作状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仅凿斗大一池
③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⑤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⑧其一犬坐于前
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⑩海水不可斗量
A.①②③⑧/④⑥/⑤/⑦⑩/⑨
B.①④/②③⑨/⑤⑥/⑦⑩/⑨
C.①⑤⑥/②③④/⑨/⑦⑨⑩
D.①②③⑥/④⑤/⑦⑧/⑨⑩
2、填空题 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E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大王见臣列观?(?)
5.徒见欺?(?)?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
8.而君幸于赵王?(?)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君山房记
苏轼
?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 弊:坏
B.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苟:马虎
C.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涉:渡过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遗:赠给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①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C.①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D.①公择既已涉其流?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B、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C、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微斯人,吾谁与归
5、单选题 下列句子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而君幸于赵王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