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7-17 20:51: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对前来拜见的孟子很不礼貌,用“叟”来称呼,就象今人说:“老头子。” B.由于梁惠王对孟子的无礼,孟子认为梁惠王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昏君,简直无可救药。 C.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严正警告梁惠王。 D.在《孟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里,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必须施行仁义,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 2.针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在正面否定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受:接受,学习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走:逃跑 吾去大军数十里去:前往 B.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平旦:清晨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兵:将领和士兵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详细情况 C.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判罪 军亡导,或失道亡:没有 遂引刀自刭引:抽,拔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所:处所,地方
|
得李广必生致之?致:送达
行十余里,广佯死?佯:假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大军不知广所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
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B.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士以此爱乐为用
C.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且广年六十余矣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D.李广乃归其大军
诸校尉无罪,乃我白失道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明李广“善于射箭”的一组是
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②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③中石没镞,视之石也?④终广之身,家无余财
⑤专以射为戏?⑥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3、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 ②酒皆糯米所为
B.①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 ②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
C.①其谷种亦耐久 ②生出寸许,其名日秧
D.①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 ②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4、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文:
(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①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乙文:
(勃)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瞿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文艺上》、《唐才子传》)
【注】①三珠树,传说中的仙树,后喻指俊才。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勃六岁解属文( )
(2)会赦除名( )
(3)乃瞿然曰( )
(4)勃属文,初不精思( )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交构之渐——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而浮躁浅露——早缫而绪
D.召为沛府修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两篇短文,概括王勃这一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都督阎公开始时为什么“怒”,到后来又为什么又“极欢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