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七)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D.“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2、阅读题 辛弃疾,宇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l2题。
李?成
李成字成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艰难之际,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为营丘人。父祖以儒学吏事闻于时。家世中衰,至成犹能以儒道自业。善属文,气调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娱于其间耳。故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如孟郊之鸣于诗,张颠之狂于草,无适而非此也。笔力因是大进。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日李营丘焉。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裣衽以推之。尝有显人孙氏知成善画得名,故贻书招之。成得书且愤且叹曰:“自古四民不相杂处,吾本儒生,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奈何使人羁致入戚里宾馆,研吮丹粉而与画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却其使不应。孙忿之,阴以贿厚原营丘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不逾时而果得数图以归。未几成随郡计赴春官较艺,而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晚年好游江湖间,终于淮阳逆旅。子觉以经术知名,践历馆阁。孙宥尝为天章阁待制,尹京,故出金帛以购成之所画甚多,悉归而藏之。自成殁后名益著,其画益难得,故学成者皆摹仿成所画峰峦泉石,至于刻画图记名字等,庶几乱真,可以欺世,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之所同焉。或云又兼善画龙水,亦奇绝也。但所长在于山水之间,故不称云。
(选自《宣和画谱》,有删改)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十有一月耳
C.故出金帛以购成之画甚多,悉归而藏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成“寓兴于画”,“初非求售”的一项是
①所画山林、薮泽、……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
②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
③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
④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
⑤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
⑥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成本是唐朝皇族后代,家道中落,还能以儒家道德自守,文章写得不同凡响,磊落有大志,不屑于结交权贵,才纵情于诗酒和画画之中。
B.李成的山水画像唐诗人孟郊鸣唱于诗歌,像书法家张旭颠狂放纵飘逸于狂草。在当时凡称许山水画的人,都必定以李成为古今第一人。
C.李成以善画得名,当时的王公贵戚都想用高价购买他的画,但他却认为自己画画是为了个人身心自娱,不是用来赚钱谋利,所以全然不理会他们求购的恳请。
D.李成死后,他的画更加难得,所以摹仿他的画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尽管这种欺骗世人的东西终为行家辨识出来,但也确实说明了人们对他画的爱慕和认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3分)
译文:?
(2)阴以贿厚原营丘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3分)
译文:?
(3)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之所同焉。(4分)
译文:?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相州昼锦①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②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韩琦)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③,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④,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注]①昼锦:据《汉书》载,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②季子:先秦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擅长辞令。③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④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衮裳: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相与骈肩累迹骈肩:肩并着肩
B.惟德被生民被:覆盖
C.以遗相人遗:留
D.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矜:矜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仕宦而至将相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B.不足为公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借魏国公韩琦回家乡相州为官时兴建“昼锦堂”一事,旌扬韩琦有高风亮节。
B.文章首先从人情之所荣,从古今之所同入笔,极写衣锦还乡的意气之盛,欲扬先抑,为下文作铺垫。
C.文章开头写季子和朱买臣,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反衬韩琦的谦逊和不事张扬。
D.韩琦回家兴建昼锦堂,是反其意而用之,其轻富贵的品格节操,其远大的志向,非一般夸荣显富者可比。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所 谓 将 相 而 富 贵 皆 公 所 宜 素 有 非 如 穷 厄 之 人 侥 幸 得 志 于 一 时 出 于 庸 夫 愚 妇 之 不 意 以 惊 骇 而 夸 耀 之 也。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3分)
(2)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4分)
5、阅读题
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选自蒲松龄《述刘氏行实》)
[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觖(jué)望:不满意。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2.翻译: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
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