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17 21:07: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③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xiè):一种美酒名。②黄庭:道经的一种,即黄庭经 ?书。③元知:原本就知道。?
(1)刘克庄说陆游的词可分为激昂慷慨、飘逸高妙和流丽绵密三类。你认为此词可归于哪一类?请结合全诗所营造的意境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不但曾亲自参加抗金战斗,而且在死前还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嘱。他的爱国情怀在此词里也有所体现,请找出相关词句作简要分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此词应该归于飘逸高妙一类。从词中看,词人生活在苍烟落照、无尘事扰乱的环境星,天天有美酒相陪,然后可以自由地读道家之书,可以在山林中行走,还可以歌咏自得,这些都体现了飘逸高妙的特点。
(2)此词的最后一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道出了词人其实并非真意想过与尘事无干的飘逸生活,而是造物主别有用心的安排,让英雄白白等闲而老去。从中可见陆游对朝廷消极抗金的抱怨,和自己收复中原的理想不得实现的惆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2)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第三联用动静结合手法,描绘洞庭湖阔大,明月初升,青山苍茫,滔滔江流喧闹不休,构成了一幅壮阔的楚江月夜山水图。
  (2)第三联寓情于景,表达自己直言被 黜内心的不平。(意思接近即可)
2.(1)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
  (2)表达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缅怀,以及秉持正道之心。
  (3)抒发了客居他地的思乡之情。(意思接近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2.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作品都写了寻觅春天,请指出两首作品各是怎样寻觅春天的?寻觅结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词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白诗“常胜春归无觅处”,却意外在山中的大林寺里看到桃花,寻到了春天;黄词通过“问取黄鹂”寻春,最终没有寻到。
(2)白诗中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黄词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借哪些景物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借红树、青山、斜日、草色、落花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意对即可)
2、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