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 )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雨 晴
[宋]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小题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5分)
小题2:“卧看星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卧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了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寂寞凄凉。
小题2: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爽可安稳入睡,急切地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天明,表达作者雨过天晴的喜悦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
本题解析:首先应准确审题,题目问的是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而不是只是那两句略有不同的诗句。回答时既要说出两首诗“表情达意”的方式与技巧,又要准确答出二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3)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5)?,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耳得之而为声,?。?(苏轼《赤壁赋》)
(8)?,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鸡鸣桑树颠?(4)声断衡阳之浦?(5)征蓬出汉塞?(6)独留青冢向黄昏?(7)目遇之而成色?(8)梧桐更兼细雨
本题解析:解题策略:一、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四、名句默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本题在解答时应关注“孝悌”、“ 笞”、“ 颠”、“ 征蓬”、“ 冢”等字的书写。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①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闻道玉门犹被遮②,应将性命逐轻车。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③入汉家。
注:①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②“玉门犹被遮”: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斩之。”③蒲桃:即现在的葡萄。
(1)有人评价此诗所描绘的景、所表达的情感“悲多于壮”,你是否赞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句诗在写法上可谓别具机杼,请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赞同。万里野云、广袤大漠等,廓大苍茫,略显壮感。(壮)但在雄浑苍茫的背景中更多的是昏暗的风沙、幽怨的琵琶、纷纷的雨雪等大漠凄凉之景,突出了行人(征战将士)从军环境之苦;“玉门犹被遮”,表现行人将士命运之悲;末两句,行人白骨换来的只是葡萄入汉,借古讽今,表达作者对当代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黔武,视人民性命如草芥的悲愤与讽刺。(悲)将士命运之悲,作者对帝王视民命如草芥的悲愤与讽刺。每个要点,考生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均可给分。
(2)①作者未直接叙写出征将士的悲怨,而是借写连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处荒凉大漠都哀啼落泪,来从侧面衬托出征将士心中的悲苦更是浓重。(作下列解答也可酌情可分:写出战争不仅给汉人,同时也给西北各族人民带来痛苦。雁之哀鸣,更衬托出人的悲苦。)
②两个“胡”字,有意重复,突出连胡地土生土长者,都哀啼落泪。
③夜夜、双双,运用叠词,加强语意,突出胡雁胡儿之悲。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节美。(胡雁胡儿之悲衬托将士之悲。两个“胡”重复使用的作用分析。两个叠词的作用分析)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对这首诗的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渴载饥”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