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2:35: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狗因为擅离职守导致了主人的财物被盗,受到了主人的严厉责罚。而黄牛却因为任劳任怨,经常受到主人的奖赏,这让心中窝火的狗感到很不爽快。
于是,它便开始在其他动物之间对黄牛进行恶意诋毁,继而又当着黄牛的面指桑骂槐,最后竟然随便找了个理由对黄牛破口大骂。黄牛听之任之,不言不语,依然故我。
树上的喜鹊看不下去了,它对黄牛说:“狗那样污辱你,你为什么不反唇相讥,和它理论一番?”
黄牛说:“如果那样的话,我岂不是也成了一条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嫉妒”刍议
什么是嫉妒呢?嫉妒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并不夹杂什么羡慕。羡慕是什么?是看到别人有某些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这里面并不含有怨恨之心。所以说,羡慕并不等于嫉妒。
那么,嫉妒能使人上进吗?让我们先举一个事实来说明。大家知道戴维和法拉弟的故事吗?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曾把印刷徒工法拉弟培养成为一个科学家,受到人们的称赞。然而,后来由于法拉弟在电磁学和化学上屡建奇功,被提名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身为会长的戴维却亲自出马反对,原因只有一个:生怕法拉弟会超过自己。戴维的心被“嫉妒”牢牢占据后,心中只有怨恨,在科学的道路上止步不前,再也无所建树了。
这个例子似乎离我们远了些。下面就让我举一个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吧。
某班的学习尖子张欣,同学们都佩服她,都想从她那儿学点学习方法。于是,大家便经常提起她,有一次,当大家又提到张欣时,李华愤愤地说:“张欣的成绩真那么好吗?哼,考试打小抄、作弊,有时甚至把复习材料拿到桌上来抄,却让老师看不见。要说本事,还真高明……”大家对此不以为然,可李华为什么说出这些伤人的话来呢?显然是嫉妒在作怪。嫉妒蒙住了他双眼,使他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更不用说能从中汲取经验,使学业更上一层了。
也许,有些人还会争辨:“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一个人学习好,另外一个人产生嫉妒,自然就会想:他能取得好成绩,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然,成绩也就上去了。”这些话乍一听仿佛有一些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却发现了一个极大的错误。简单地说,就是他们把自强心与嫉妒混为一谈。自强心就是自己有努力向上的思想,嫉妒就是怨恨。如果看到别人成绩好,自己“穷则思变”,这正说明这个人有自强心,这根本不叫嫉妒!
总之,嫉妒是一种有害心理。程度轻的,会给想取得成绩者制造点麻烦;严重的则会压抑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既损人又不利己。因此,嫉妒之心是绝对不该有的,我们应具有的是自强心,自信心,上进心。当然我们也应该帮助那些因嫉妒而伤人的人认识到自己的谬误,把心思都放在学习、工作上,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赶上别人,不断进步的目的。


本题解析:这则材料涉及的对象有三个,在写作中抓住不同的对象,分析每个对象对待他人、生活等的态度即可准确立意。在这三个对象中,关键对象是“狗”和“牛”,而喜鹊主要起串联故事的作用。
从“狗”的角度分析:“狗”在生活中,由于缺乏超强的能力,不能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导致工作失误,进而受到主人严厉责罚。“狗”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改进自我,而是对比自己做得好的人嫉妒、诋毁甚至谩骂,这种做法不是一种君子所为。其实,失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总结自己、丢失做人的原则。面对人生的失误,需要的是一种勇气,需要的是一种真诚待人、正视问题的态度。为此可立意去写:“向优秀者学习”;“找缺陷,促发展”;“让批评成就自我”;“不拿别人当靶子”等。
从“黄牛”的角度分析:黄牛面对他人的谩骂,没有奋起回击,体现的是一种涵养。一个与狗斤斤计较的人,要么被狗所伤,要么也成为一个与狗一样只会狂吠的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诋毁与打击,最好的做法就是要学会思考,“做一个有涵养的人”。为此可立意去写:“做一个有涵养的人”;“静对‘谩骂’”;“沉默是金”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西方哲人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有人说这话是针对西方的树叶说的。对中国人来说,说“世界上很少有两片不相同的树叶”才比较合适。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材料的中心在怎么看待西方人眼中的“不同”与中国人眼中的“不同”,这两者之间没有所谓真正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需要辨证的分析。学生可以选择的立意点是很多的,对“同”可赞可批,对“不同”也是如此,或者对这段话本身也可以不赞成。选材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如教育的问题,怎样认识自己的问题,从众心理的问题、中西文化传统以及文化交流与交融的问题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A给小B出了道测试题:“一个‘井’字,你把自己放在这个字的中间,你会把你周围的人放在哪个位置?”
小B说:“首先,我要把妻子放在右边,我要和她一起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左边我要放上我最好的朋友,朋友如同手足;在左上角和右上角,我要分别让我的父母入座,人在天地间,父母永为尊;在我的正上方,是我的启蒙恩师,他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最后,让我的孩子、晚辈在我的左下方和右下方,他们还小,需要我的呵护与关爱;我的正下方就让它留空吧,我不想任何人在我的影子下过一辈子。”
同学们,这道题或许是我们人生中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面对这道测试题,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请你认真思考,把你的答案写成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今,人们的生存环境日渐多变复杂。有突如其来的天灾,如频繁发生的大地震、南方出现的雪灾干旱、日本的核泄露导致的核辐射等;也有不断孳生的人祸,如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金融风爆,如飞速高涨的物价,除房价油价外,连基本的生活用品也爆涨,像“蒜你狠”、“豆你玩”等,即使父辈积累了足够的家底,仍无法使子女摆脱食品安全的危险,如“双汇”香肠、“三鹿”奶粉、涂蜡大米、地沟油等等。
在当今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呢?作为师长政府社会,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呢?
请以如何面对当今的生存环境为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可以从青少年的角度谈,也可以从师长的角度谈,但不能脱离“如何面对当今的生存环境”这一内容。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参考2010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中国女孩,今年18岁,是四川某所中学高二的学生。她在1岁的时候,医生查出她得了“脆骨病”,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这种疾病致使她终身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然而,在她母亲的陪伴下,她度过了整整18年的人生风雨。当问到她的人生理想时,她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说:我的理想是考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专业,我要让那些像我一样身体有缺憾的人,内心真正的强大起来,成为生活的强者。
结合上面的材料,请以“幸与不幸”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参考作文
是悲剧,还是喜剧?
历史是一位高明的导演,他把一部部剧本搬上人类生活的银幕,把一个个主人公带进人类的生活。你是否还记得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强敌淫威屈服不了,高官厚禄引诱不了的文天祥……不必到历史研究所,也不必审读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只要知道一些历史名人的简介,便会发现这些名人往往扮演牺牲品的角色。但,不屈的人类依然点燃了火把,试图从这些牺牲品的背后寻找一丝安慰。
我们无法忘记两千多年前,滚滚的汨罗江边,一位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的诗人昂首吟唱:“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位心比天高的三闾大夫面对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窘境,心灰意冷,终至抱石沉江,给后人留下无限遗憾。他是楚国历史悲剧中的主角。但他以死报国的决心,千古流传之《离骚》不正是对这出悲剧的反面诠释吗?
我们无法忘记腰挎酒壶、身背长剑,行走于蜀中的豪放诗仙李白,也许在“奉旨进京”的那一刻,他看到了一个“蓬蒿人”的无比灿烂的前程;也许在“赐金放还”的那一刻,注定要同诗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注定要在山川水月中徜徉一生。“赐金放还”断送了李白的仕途,使他壮志不能酬,这对于他或许是悲剧,但从此他却化作了中国文坛一颗永恒的巨星。
人的一生本来就是悲喜交织的、但当书本翻过新的一页时,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关于生命的注解。嵇康弹《广陵散》的悲怆的琴声似乎还在黑暗的空中回荡;“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潜的声音依旧伴着清泉在山间缓缓流淌。
无论是托看长长的尾巴划过天际的流星,还是瞬间闪烁于天际的绚丽爆竹,都释放出了它们的激情与生命。也许上天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将某些美好的东西毁灭给我们看,而当这种美以生命作为代价时,就格外能打动人心——因为它不仅创造了一部喜剧,同时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悲剧。
[点评]本文紧扣话题“幸与不幸”,从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历史上一些名人的概况。对这些历史名人来说,他们的人生是不辜的,但或许正是由于这些不辜,使得他们名垂千古。这是悲剧。还呈喜剧?由此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索。文章自始至终,都游弋在历史名人中间,如屈原、李白、嵇康等。时而是他们的诗句,时而是他们的人生,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关系命题的话题作文,也是近几年高考非常流行的一种形式。从内容上看,应该有材可选,有话可说。既可以写自己,又可以写别人;既可以写古代,又可以写现代;既可以写经历,又可以写认识;既可以写几个片断,又可以写一个整体。从文体上看,这个话题既可以写成记文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既可以写寓言,也可以写小说;既可以写散文,也可以写童话……总之,可以真正自由地选择文体,取己所长,从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从选材上看,切人点可以从幸与不幸的相互关系入手,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来挖掘,比如从远离不幸的角度,谈认真对待生活,认真对待人生,避免人祸,追求幸福;从不幸对人有帮助的角度,谈“逆境出入才”等。也可以从幸与不幸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谈幸与不幸的转化,怎样处理幸与不幸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