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17 22:55: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菇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蒴、红蓼相映衬,构成二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意对即可)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小题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4分)
小题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主要采用想象联想的方式,通过运用比喻的手法对“柳态”和“啼鸟”进行描摹,写出了诗人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2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2分)
小题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2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此诗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确定诗句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要看诗歌的主要技巧倾向,这就要求熟悉表现手法分类并具有答题方向的识别能力,否则会喧宾夺主,主次颠倒,得分较低。诗句中,“似”与“如”就是喻词。另外,颔联借助视觉形象描写筝声,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关于炼字的赏析能力。上下联“独”与“空”都点出了诗人听出弹筝者的孤独寂寞,了无所依的凄凉,增加了抒情主人公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分量。“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这两处倘若写作“愁灯下”、“思离人”,就索然无味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劝学》)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小题3:____________,用之不竭。(《赤壁赋》)
小题4: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小题5:歌台暖响,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小题6: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______。(《离骚》)
小题7:一夫当关,____________。(《蜀道难》)
小题8: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小题9:_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
小题10: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锦瑟》)


参考答案:
小题1:金就砺则利
小题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小题3:取之无禁
小题4:辩乎荣辱之境
小题5:春光融融
小题6:来吾道夫先路
小题7:万夫莫开
小题8:相逢何必曾相识
小题9:想当年金戈铁马
小题10: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砺、辩、莫、戈、惘。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小题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3分)
小题2:第三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做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1分,答出3个即可得1分)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2分)
小题2:(3分)以动(声)衬静。(1分)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反衬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渲染了静谧的气氛(1分)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意象就是那些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找意象时就顺着诗句一句一句找就行了,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这些都是意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意象来看作者营造了什么意境。通常会有很多意象有感情色彩,像月亮代表思乡,猿啼和杜鹃表示凄凉等。本题这些意象中,月是寒月,竹是疏竹,鸟是山鸟,这些都体现了一种幽深寂静的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点评:鉴赏诗歌的意象,其实就是将诗文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一一找出来,然后看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小题2:试题分析:“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泉响”,“鸟喧”采用可通感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来表达。“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许君焦、瑕,?,君之所知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小题2:?,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骚》)
小题3: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小题4:爽籁发而清风生,?。?(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小题6:?,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参考答案:
小题1:朝济而夕设版焉
小题2:忳郁邑余佗傺兮
小题3: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题4:纤歌凝而白云遏
小题5: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题6:薄雾浓云愁永昼


本题解析:解题策略:一、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四、名句默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本题在解答时应关注“版”、“ 忳”、“ 郁邑”、“ 佗傺”、“ 砧”、“ 蓑”等字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