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内容丰富,字字渗出“悲”来。请说出此联表达了“悲”的哪几层意思。(4分)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离乡遥远之悲 ②漂泊年久(“万里”、“常作客”)之悲 ③年老多病(“百年多病”)之悲 ④孤独一身(“独登台”)之悲
小题1:颔联极写秋景。“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从而表达了悲凉的心情;“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江景,“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传达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诗句抒发了诗人沉郁悲凉的感情,表现了雄浑、悲壮的意境.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两点,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③、④两点,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只答出①②没有答出③④,或只答出③④没有答出①②,只给2分。
小题1:能分析“落木”“长江”特点,得2分;答出“人生短暂”、“悲凉”、“时光易逝”、“悲壮”、“苍凉”、“壮志难酬”等任两点,得2分,答出一点只给1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萧萧梧叶飘落,本不会有声响,飒飒秋风送爽,本是时令使然,但用了“送”字和“动”字,就化无声为有声,变无情为有情;诗人触景生,移情于景,让客观景物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抒发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情。(意对即可)
(2)儿童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的对照;以乐景写哀,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心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完成后面问题。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陷于金兵之手;③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
(2)①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精?卫①?顾炎武②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①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问精卫: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
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
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
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