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31 20:19: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的卡夫卡,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是被誉为美国当代戏剧奠基人的尤金?奥尼尔。
B.独幕剧《玩偶之家》是擅长写“社会问题”剧的挪威作家易卜生写的。
C.“新月社”取名于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提出“三美”理论的闻一多就是“新月社”的成员之一。
D.文艺复兴是在欧洲兴起的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最早兴于意大利,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五幕悲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玩偶之家》是三幕剧,不是独幕剧。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寓山注》序?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牗,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两兄以斗粟易之易:换取
B.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勃;兴起的样子
C.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夷:使……平坦
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堪:堪称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3分) ( ▲ )
①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②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③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④朝而出,暮而归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游戏,经历变故引病南归后,偶过而有所感,便一步步将它建成了景色优美的园林。
B.山园兴建之初,作者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使其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耗尽了家财,建园成痴。
C.园巾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屋各显其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兴”“趣”贯穿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3分)
译文:?▲?
(2)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3分)
译文:?▲?
(3)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3分。每句1分)(2)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3分。定语后置,“亭”“榭”活用为动词,语句通顺各1分)(3)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4分。“作文”“韵”“营构”和语句通顺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3分。可以)
小题1:(3分。①是原因,不是表现;⑤是卜筑的做法;⑥是客观描述园内景致)
小题1:(3分。“万壑千岩的丽景”非兴建原因,“哥哥未罢的工程”理解错)
小题1:略
[附]译文?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阴道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使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
去,傍晚回来。奇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都不认为是苦。
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全部拥有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如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但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他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平坦,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经营构建,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只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的树木。四时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朱颜(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B、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C、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粹”,精粹,聚集?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欺负,侵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故(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郯子徒,其不及孔子(之:这些;贤: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爱其子,择师而之(教:教育)
D.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