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31 20:54: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喊杀声   山谷,敌人被这股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八路给   住了。
(2)这个东西   了他的正常发挥,因此,一提起这个    物,他就咬牙切齿。
① 阻碍     ②震撼     ③ 障碍     ④震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震慑、震撼:前者指震动得使人害怕;后者指震动、摇撼
障碍、阻碍:前者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不能顺利通过,名词;后者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动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我们崇敬生命,但不神化它。                                                                             
①应当坚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
②生命并不神秘,生命的本质就是DNA
③然而,人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由基因决定又与环境相关
④基因统一论认为,人的基因决定人之为人,不是物   
⑤我们既是基因决定论者,又是基因非决定论者
A.②⑤①④③
B.②⑤④①③
C.③⑤①④②
D.③④②⑤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选项看出,首先选②或③,由首句可看出围绕内容为“生命”,应选②;从⑤句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应联系①句中“坚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所以选A。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yìng)酬(chǎn)媚依(wēi)生(xiào)
B.(zhé)居(qiāng)害通(jī)(jī)让
C.吞(shì)(qióng)音(hùn)淆远(bù)
D.(bǐng)息 粗(kuàng)箕(jū)阴(mái)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注意常见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善用排除法和认定法。如果按题目的要求直接可以认定的答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答案。字音考题看似简单,其实暗藏杀机,特别是对说普通话有缺陷的方言区考生,一定注意平时学习中的正确识读。分析可知,B.揖让yī;C.远阜fù;D.粗犷guǎng 箕踞(jù)。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
B.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C.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D.近阶段以来,由于“甲流”病毒的蔓延,一些不法商人昧心仿制伪劣药品与医疗器械,败坏了市场诚信风气,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B项,语序不当,应将“没有”一词调至“把”字前;C项,介词“对于”使用不当,可将“对于”调到“鸦片战争”前;D项,“仿制”的应是优质产品,而非伪劣产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舸舰迷津云销雨霁逦迤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眼花瞭乱杳无音信骇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沧海一粟仓皇北顾驰骛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D.层峦耸翠趋之若鹜涨腻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弥,B项缭,C项弛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