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31 20:59: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初步分析,已造成人遇难、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C.年,抗震救灾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
D.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句式杂糅;表意不明;“问题”和“领域”不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2.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庄子·养生主》)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上》)
4._________________,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参考答案:
1、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而知也无涯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臣心一片磁针石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拢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大江截流。
B.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4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者,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C.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
D.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蹴:踏;就:成功。一蹴而就,踏一脚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大江截流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C(涉笔成趣,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常用来表示创作者水平高。这里“涉笔成趣的地方”指的不是创作人,而是故事情节。/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强调零碎,不表示浓缩。)
D(衷:内心。无动于衷,内心动也没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不关心,置之不理。读书是孩子应做的事情,只能说认真与否,不认真不能叫做“无动于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几种称谓方式不合传统习惯的一项是
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B.肃又谓诸葛亮曰:“我,诸葛瑾友也。”
C.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
D.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称人应称字以示礼貌,而不应直呼直名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苹果公司创始人、前任CEO史蒂夫·乔布斯辞世后,
世界各地的媒体纷纷表示哀悼右面是一家媒体刊发
的图片,请用简洁的语言评析其创意。(6分)


参考答案:(1)把乔布斯的照片嵌入苹果公司的标志,表明乔布斯与苹果公司的独特关系。
(2)将苹果的果柄化为烛光,亦表示对乔布斯趋势的哀悼。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