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表现手法上,两首诗有怎样的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11分)
入清溪①行山中
〔唐〕李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无事令人幽,停桡②向余景。
【注】①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②桡(ráo):桨。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小题2:请赏析颔联“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的写景技巧。(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1.上阕前三句借助刻画人物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前三句是如何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古人写诗,经常运用对比手法。这首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叹?
答:?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答:历代文人抒“悲秋之情”,常借用的事物(景物)有:?(答出两点即可)
(2)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