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7-31 21:16: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及一段课外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
哀公问于有若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日:“盍彻乎?”日:“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008年7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上半年全国税收迭32 553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时,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完成2 135亿元,增长27.3%。相对于上半年GDP的同比增长数字(10%左右),这两个30%左右的增长,不能不令人忧心。(“纳税人俱乐部”)
(1)用尽可能简洁的字眼概括“有若”的观点。(1分)
______?
(2)第二段材料“忧心”什么?这份“忧心”和“有若”的观点有联系吗?(3分)
______?
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2003年“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刚工作时,他可谓“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故不积跬步,??。
(3)??,青雀黄龙之舳。
(4)_____________?_ ,只是朱颜改。
(5)芳与泽其杂糅兮,?
(6)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7)?,砯崖转石万壑雷。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9)?,泣孤舟之嫠妇。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大声诘问:“?
?,尚能饭否?”表明了自己年纪虽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为国建功立业。
(2)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与《观刈麦》中的“??”异曲同工,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的观点是相近的。



5、单选题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的原因(? )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A.马克思作为革命家,进行革命斗争的热情,顽强并卓有成效,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B.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给了敌人沉重打击,敲响了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阶级的丧钟。
C.马克思在科学理论上的伟大发现,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而无情的揭露。
D.马克思作为全部革命实践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领导了各国工人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