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1)共5分,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罢了。(2)共5分,(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本题解析:
小题1:据阅读经验,“趣”确有“趋向,奔赴”意,但此意显然不合语境。“趣”在古文中常通“促”,意谓“催促”或“赶紧,急促”。在此语境,“趣”译作“赶紧”或 “急促”恰当。
小题1:“ 所在有声绩”的意思是“所到之处都留下好名声和好政绩”。①表现江皋的敏慧;⑤表现江皋忠于职守;⑥是柳州人民对皇帝感恩戴德,并不是对江皋。
小题1:概括内容要点。A误解文意,信息混乱。“承担所拖欠的赋税”不合原文意,“身任所逋”是说自己对百姓所拖欠的赋税负责(任:负责),即负责追缴这部分赋税, “私下放走了前县令和他们的妻儿”也不合原文, “(让上级)将前任县令全部罢免遣还,并让他们的妻子儿女回家”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首先要确定关键点:(1)“辈”,第二个“迫”,“走”“藉”每个1分,语意通畅1分(2)省略主语、“徇”、“由是”、“肃然”每个1分,语意通畅1分,然后整理成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他性情机敏聪慧,二十岁时在乡试中中举。不久,成为进士,被授予瑞昌县令之职。
瑞昌县隶属于九江,背靠大山,湖泊环绕,当地百姓精神不振,多人为盗,拖欠的赋税一天天累积。江公到任的那一天,前任县令因赋税问题被监禁的共有三位,其中一位最终因为受牵累而死掉,他的妻子儿女都没办法回家,江公激昂慷慨地报告上级,自己负责前任任内百姓所拖欠的赋税,让上级将前任县令全部罢免遣还,并让他们的妻子儿女回家。瑞昌县城靠近河流,河岸岸崩塌,壅塞了旧河道,江公捐出自己的俸禄,倡导大家集资修筑河堤,为了保持河堤的完好与长久,老百姓把河堤称作“江公堤”。当时,闽、楚等地出现警报。瑞昌与楚相邻,奸猾的坏人乘机进行抢劫,官吏们提议派出军队去清剿,江公说:“这些人为饥寒所迫当了强盗,安抚他们很容易。若逼迫他们,他们就会逃往楚地,助长那里的贼寇罢了。”于是命令乡长堡长向群众宣传何为利何为害,督促身体强壮、勇敢的人担任巡察,当时就刺探到作乱的头目并把他杀掉,盗贼也就平息了。
不久,升迁为巩昌太守。当时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队征敛繁多,百姓疲惫困顿,士兵越发骄横凶悍,有的士兵偷偷出来收刮抢夺,没有人敢呵斥他们。江公巡查所部出到郊外,看见几个骑兵骑马跑过他坐的车,他呵斥骑兵停下,验问得知他们劫掠的实情,立即将他们绑了送到大帅处,这些士兵被斩首示众,从此士兵纪律严明,没人敢侵犯百姓。
过了四年,江公调任柳州刺史。柳州偏僻,穿南蛮服装,民风犷悍。当时刚收复粤西,军队留下镇守在柳州,军中有很多被掠夺来的妇女,哭泣着想回家。江公报告上级官府,收缴了军营指挥官登记所掠东西的本子,赶赴郡府报告此事,一心回家的妇女,估计路程远近,提供路费遣送她们回家,总共有几百人。第二年,柳州军营指挥官帅死了,军饷供应不上,士兵们穿着盔甲在军门闹事,江公急忙出来,跟士兵们约定满一个月就提供军饷,士卒信任江公,渐渐离开。江公随即派人骑快马送信告诉台省赶紧发军饷。军饷按约定时间送到,部队士兵的愤怒这才收敛。粤西的山高峻如削,柳州尤其险峻相连,千万石山分离耸立,山林未经砍伐,有很多巨大的树木。当时皇上正修太和殿,派出使者采木料,将来到柳州,柳州人大为惊恐。不久,使者来到,江公就叫来柳州居民问哪里出产巨木,让他们在前面作向导,江公骑马陪同使者前往看树木。走了几里路,来到绝壁下,只见山石嶙峋,树木高高挺出,但树下对着悬崖沟谷,马不能前进。江公解下马鞍,蹲在地上稍作休憩,然后邀请使者徒步登山,使者露出为难的表情。江公说:“皇上的命令啊,木头如果能够运出去,守臣我会冒死当先。”于是换上短衣,拄着竹杖,扶着两个小吏,先登上山,使者勉强跟随他,上到悬崖的一半,没路了,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江公仰望大树,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咋着舌头,大叫赶紧回头,说:“这是没办法获取的。”江公说:“大树都在这里了。那就仰仗您向皇上报告说这大树无法获取的情况吧。”使者于是回去了,上奏皇上,免了在柳州砍树的事,柳州百姓都欢呼,感戴皇上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死于康熙乙未年。江公品性廉洁清明,所以他所到之处都留下好名声和好政绩。他为人孝顺,重友情,心性恬淡,对时事通晓明达,熟悉官员事务。始终保持高洁清白的节操,贤达们都赞叹敬仰他。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走近古典文学,完成后面题目。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节选自《宋书·宗悫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为乡曲所称 称:称赞
B.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 隶:隶属
C.文帝甚嘉之嘉:赞赏
D.义恭举悫有胆勇举:选举
小题2: 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 ?)
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②悫年十四,挺身拒贼 ?③悫自奋请行
④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 ?⑤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⑥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
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
B.宗悫作战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
C.宗悫不仅廉洁,而且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D.宗悫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小题4: 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4分)
(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1)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栗,檀和派一支偏军抵挡,被敌人打败。“遣”“拒”“为”各1分)
(2)宗悫上表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收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车驾对他慰问勉励一番。(“诣”“面”“舆”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多个知识点。判断实词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该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去判断。尤其是古今异义,切不可望文生义或凭经验简单推定。此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现象。D项,举,举荐。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判断表现传主某方面性格的恰当表述句。这种试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即排除不属于题干所指个性的语句,此题题干以宗悫“勇武”为标准,不属于勇武的有:①志向远大,④有谋略,⑤廉洁。排除①④⑤即得答案A。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判断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这要读懂原文,理清传主经历。D项,举荐他任长史有误,只是仍让他做。
小题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翻译要读通句意,准确解释关键词句,正确处理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翻译语言尽可能做到信和达。本题关键词:遣:派遣;拒:抵挡;诣:到;驿:驿马;表:上表,词类活用,名动;面:当面,词类活用,名状。为…所:被动句式。
参考译文:
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人。叔父宗炳,性格孤傲清高不愿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你如果不能获得荣华富贵,就败坏我们家族了。”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才刚过门,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没能进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向来有高尚的节操,他的儿
侄儿们都喜欢读书,独有宗悫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得不到家乡人的称赞。
江夏王刘义恭任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宗悫随同义恭镇守广陵。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战斗。刘义恭向文帝推举宗悫说他有胆量和勇力,于是任命为振武将军,作为安西参军萧景宪的副将,随同胶州刺史檀和之围攻区粟城。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粟,檀和之派一支偏军抵挡,被敌人打败。又派宗悫前往,宗悫分兵几路,放下军旗悄无声息的前进,一下子就攻破了敌军,占领区粟城,进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调动全国兵力前来抵抗,把铠甲披在大象身上武装起来,象群进入阵地前后没有边际,宋军不能抵挡。宗悫说:“我听说狮子能威慑镇服一切兽类。”于是仿制狮子的形状,与大象相抗,大象果然惊恐奔散,敌军人马因此溃败逃散,于是攻服林邑。收取林邑奇珍异宝及其他各种物品,多得数不清。宗悫自己一点也没有要,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木梳篦子等物外一无所有,文帝十分赞赏他。
元嘉三十年(453),孝武帝刘骏讨伐刘劭,以宗悫为南中郎咨议参军,兼领中兵。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左卫将军,进封洮阳侯。孝建年间,不断长官为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早先,同乡人庚业,家境十分富足用度奢侈,用一大桌子的菜肴招待宾客,而宗悫到来就摆上酸咸菜和小米饭,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习惯于吃粗糙的饮食。”宗悫吃饱后就离去。这时庾业为宗悫的长史,出任梁郡太守,宗悫对他很厚道,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
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谋反,宗悫上表请求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收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车驾对他慰问勉励一番。宗悫耸身跳跃数十下,跳跃时左顾右盼气度豪迈威严,皇上赞扬他的健壮。到出兵时,隶属于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部下。起初,刘诞哄骗部下说:“宗悫是帮助我的。“及至宗悫来到,骑在马上绕城急驰高呼说:“我就是宗悫。”事情平定后,入朝任左卫将军。大明五年(461),随从皇上打猎不慎从马上摔下来,脚被折伤不能上朝值班,皇上任他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宗悫有好牛,符合进贡皇上的条件,官府去买,他却不卖,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第二年(462),恢复原职。前废帝刘子业即位(465),任命宗悫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衔。这年宗悫死。朝廷追赠为征西将军,加谥号为肃侯。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心胃痛一症,《内经》条目甚多,先辈名公,分为九等,极为详尽。《金鉴》遵之,编为歌诀而莫不有虚实之分,可谓无遗蕴矣。
曾忆邻村有医士姓王名维藩者,余同谱弟丹文茂才之族叔也,故业医.货药饵。邻有妇人病胃痛者请王治之,王用《海上方》中失笑散,服之立效。后凡有患心胃痛者。王辄以失笑散治之,效否各参半。王素食洋烟,一日自觉胃痛,亦自取失笑散服之,痛转甚,至夜半痛欲裂,捣枕椎床,天未明寂然逝矣。
因思失笑散为逐瘀之药,王之邻妇必因瘀血凝滞,故用之立效。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若概以失笑散施治,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王用失笑散不知曾杀几人,故己亦以失笑死,殆冥冥中之报也。业医者,可不多读群书,以求其是乎。 ——《醉花窗医案》
17.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
(1)《金鉴》遵之(? )? (2)邻有妇人病胃痛者(? ? )
(3)王辄以失笑散治之( ? )? (4)殆冥冥中之报也(? )
18.“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是___(2分)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故业医,货药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医士王维藩服用失笑散丧命,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7.(1)遵循,遵从(2)得……的病 (3)就 (4)大概(每个解释1分,共4分。)
18.心胃痛。(2分)
19.(1)原来以行医为业,买卖药材。(3分,译出大意给1分,评分要点:故、业、货。)
(2)又不去追究到底是虚症还是实症,这样的(医生)不妨害病人的性命(的情形)是不多的。(3分,译出大意给分,评分要点:求、几何、误。)
20.没有弄清病因,胡乱用药。(2分)
本题解析:17.考查文言实词与虚词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要根据语言环境推测理解。
18.首段开头便说“心胃痛”,结合上文及本段文字可知句中地“之”指的是一种病,即“心胃痛”。(2分)
19.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须读懂原文大意,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译出大意给分,评分要点:求、几何、误。
20.归纳段中主要信息即可。(2分)
参考译文:心胃疼痛这个症状,在《黄帝内经》中条目很多,前辈名医们,总共把它归纳为九种病的症状,非常的详细。现在我借鉴并遵从古人们的那些著作,编成了虚实分明的口诀,可以说没有什么遗漏掉的内容。
我记得邻村有个叫王维藩的医生,是我同宗的弟弟秀才王丹文的表叔,以前行医卖药的时候,邻居有个妇女胃痛请王维藩来治,王维藩用海上方里记载的失笑散,那妇女吃了以后就见效了。往后只要有心胃疼痛的人,王维藩都是用失笑散给他们治疗,有效无效的各占一半。王维藩素常吸洋烟,有一天感到自己胃痛,也自己拿出失笑散来吃,痛得更加厉害了,到半夜里胃痛得好像要裂开一样,痛得他敲打枕头床铺,天没亮就静静地死去了。
我根据失笑散是驱淤血的药物来分析,王维藩的女邻居一定是因为淤血化不开引起的胃痛,所以吃了失笑散就见效。除了淤血以外,伤风感冒中暑、吃喝时造成的胃气凝聚,都能导致胃痛,如果全部胃痛的都用失笑散来治疗,而不探求胃痛的真正原因,怎么能不伤害别人的性命呢?
王维藩用失笑散给人治胃痛不知导致了多少人死亡,所以他自己也死在失笑散这味药上,可以说是冥冥之中的报应了。从事医生这个行业的人,怎么能不多读各类医书,以探求病症的起因呢?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人。少机警有识,且善属文,便尺牍,下笔辄成,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构。
沈攸之举兵围郢城,云为军人所得,攸之召与语,声色甚厉,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攸之乃笑曰:“卿定可儿,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令送书入城。城内或欲诛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如荠。”长史柳世隆素与云善,乃免之。
高祖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也。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又谏曰:“昔汉祖居山东,贪财好色,及入关定秦,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今明公始定天下,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高祖默然。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高祖贤其意而许之。
天监元年,云以旧恩见拔,超居佐命,知无不为。高祖亦推心任之,所奏多允。事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子良尝启齐武帝论云为郡。帝曰:“庸人,闻其恒相卖弄,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子良曰:“不然。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既至,有百余纸,辞皆切直。帝叹息,因谓子良曰:“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齐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众宾曰:“刈此亦殊可观。”众皆唯唯。云独曰:“夫三时之务,实为长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擿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二年,卒,时年五十三。高祖为之流涕,即日舆驾临殡。敕赐谥文。
(选自《梁书·卷十三》,有删改)
【注】①藁(gǎo):草稿。②擿(tī):挑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构宿:平时
B.卿定可儿,且出就舍且:将要
C.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赉:给予
D.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宥:宽容
小题2: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范云言行“切直”的一组是(3分)
①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②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
③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④起居佐命,知无不为
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⑥官曹文墨,发擿若神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云机智敏锐,富有文才。他熟悉书信款式,从不打草稿,落笔便文不加点;担任选官之职时,他面对满门宾客的提问,应答自如,使得众多宾客渐散儿不再阻塞门庭。
B.沈攸之命令范云去城里送信,范云虑及年老的母亲及幼小的弟弟的性命都悬在沈氏手里,迫不得已儿顺从。即便城里有的守军要杀死他,范云也心甘情愿,视死如归。
C.齐武帝误以为范云只是一位卖弄权势的平庸之辈,但在萧子良切实有据的解释后,齐武帝对他的看法有了改变,也不赞同萧子良派范云出任郡守的建议。
D.范云生性颇为激烈率直,缺少威严持重,对于是非的态度,都直接表现在行为上,因此,有的士大夫就轻视他。不过,高祖却赏识他,在他死后,为之流泪,还亲临吊唁。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人。(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1)(范云)八岁时,在路上遇到南朝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认为他奇特出众,邀请(他)入席作客,范云有风度仪态的问答应对,旁若无人。(“……于涂”介词结构后置句、“异”、“要”、“就席”各1分,句意1分)
(2)(范云)侍奉竟陵王萧子良时受到的恩惠礼遇都很隆重,范云每次进献批评或鼓励的话,未曾曲意奉承。(“事竟陵王子良……”省略主语、“事”、“损益”、“阿”各1分,句意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且:暂且。“且出就舍”是暂且出去回家的意思。可以联想课本:“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孔雀东南飞》“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2:①是突出范云镇定自若的性格特点。④是写范云努力勤恳工作。⑥是写范云能迅速挑出官府文稿中的错误,效率高,有才能。
小题3:本项涉及原文第四段最后几句的翻译理解。原文强调的是范云管理处事才能出众,举重若轻。面对众多繁杂事务,应对众多宾客,毫不费力,而不是说众多宾客阻塞门庭,不能办公。
小题4:(1)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涂:通“途”;异:意动用法,以----为异;要:通“邀”;就席:入席作客;“于涂”处,介宾短语后置。
(2)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礼:礼遇,名词作动词;损益:增减,这里指进献批评或鼓励的话;事:侍奉;首句省略主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