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有人评论这首诗时认为“云自无心水自闲”是全诗的佳句,句中两个“自”字独具匠心,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同意。句中连用两个“自”字,描绘白云自在地在天上飘荡,泉水自在地流淌,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诗人移情于景,景中寓情,准确地表现了自己恬淡和闲适的心情。(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小题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小题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有人评价“春日偏能惹恨长”有“避平见奇之妙”,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先写景,后抒情:(2分)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李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1分)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1分)
小题1:(3分)反衬(乐景衬哀情)(1分)前两句写春天美丽的景色来反衬后两句所表现的愁情(1分),使愁情显得更加强烈(1分)。
小题1:(3分)这句诗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1分),却反过来迁怒于春日,说春日惹恨,把恨引长(1分),立意新奇,造词巧妙。(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先写春天的色彩;(1分)次写春天的繁花;(1分)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1分)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1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此处用了反衬,写春天美丽的景色来反衬后两句所表现的愁情。
小题1:“春日偏能惹恨长”奇在何处,不写因愁闷而百无聊赖,而反过来迁怒于春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别
左 纬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
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
小题1: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答:?
?
小题2:结句“宿处先寻无杜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诗的第二句写了杨花飘飞的景色(1分),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3分)。
小题2:诗人跳出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与伤感,提醒友人寻找没有杜鹃鸣叫的旅馆住宿,把对所别友人的体贴关心含蓄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2分)。这既是关怀,又是鼓励,感人肺腑(2分)。
本题解析:略
小题1:
小题2: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5个小题)(5分)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不见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
(4)青青子衿,?。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6)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7)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
(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
(1)怅寥廓?
(2)泣涕涟涟?
(3)采之欲遗谁?
(4)悠悠我心?
(5)羁鸟恋旧林?
(6)俯察品类之盛?
(7)歌窈窕之章?
(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①?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②,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栌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注:①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夏,陆游调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这首词就是这一年归家不久后写下的。②青门学种瓜:指学汉初的邵平在长安青门外种瓜。
⑴“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两句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⑵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通过描绘新燕、沙鸥翩翩飞舞在水边的优美风景画,表达了词人轻松自在、乐于“鱼钓”的思想情感。(2分)
⑵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表面上享受渔钓生活而内心却隐藏着苦闷的隐者形象。(2分)从诗歌内容来看,词人似乎很享受渔钓生活,但开头两句中的“送年华”显示出了词人的无聊和苦闷,结尾处“笑指”二字也透露出词人内心的矛盾,这种“笑”是伤心勉强的笑。(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