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7-31 22:28: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杀愍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乎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 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淄而听政。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太史公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略有改动) (注:淖齿,楚国派将军淖齿救齐,他却乘机杀掉愍王,与燕人分占齐国领土和珍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熟悉,精通 B.以即墨距燕——通“拒”,抵抗 C.坚守,唯恐见得——面对 D.而城中鼓噪从之——跟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②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 B.①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②立以为将军 C.①当有神人为我师 ②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D.①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 ②所触尽死伤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田单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 ②乃迎襄王于莒,人临淄而听政 ③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④田单曰:“子勿言也!” ⑤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担任临淄管理市场的辅助人员时不为人知晓,但凭借安平一战中突出的军事素养而成名,并被大家推举为将军,依托即墨抵抗燕军。 B.田单命令城里百姓每家吃饭的时候必须在庭院中摆出饭菜来祭祀愍王,飞鸟都吸引得飞下来啄食物,田单借此扬言说这是有神人下来帮助他。 C.田单为了激发城中将士、百姓的斗志,不惜运用反问计让燕国人把齐国被俘士兵的鼻子割掉,把齐军士兵尸体从坟墓中挖出来焚烧。 D.田单收集百姓的黄金,命令即墨的富豪赠给骑劫,说:“即墨立刻投降,希望不要掳掠我同族的妻妾,令他们安居。”骑劫非常高兴,燕军从此开始松懈。 5.用“/”给下列语段断句。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李无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渭州,命图形以进。元昊称臣,徙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迁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迁马军副都指挥使。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②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 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 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②祠其家。 (选自《宋史·狄青传》,有删节) 【注】?①面涅:面部创伤的瘢痕?②中牢:猪羊二牲。指古代一种祭祀的规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偏将屡为贼败为:因为 B.皆披靡莫敢当披靡:溃逃 C.略宥州略:占领 D.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知;掌管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现狄青“深沉有智略”的一项是: ①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 ②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 ③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 ④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 ⑤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 ⑥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分)?(?)
A.狄青善于骑射,李元昊谋反时,他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B.狄青经经略判官尹洙的推荐,得到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后因为功劳大升迁很快。
C.狄青屡立战功,仁宗曾召他进京询问方略,后因战事紧迫,狄青再赴前线,画出作战地图送至京师,仁宗非常器重狄青,后升他为枢密副使。
D.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考虑事情深思熟虑。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甘共苦,打仗时士兵都冲锋在前,因而屡建战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5分)
?(2)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5)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①,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②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③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选自《海峰先生文集》)
【注】①临朐:地名;冯公: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②欹:歪斜、倾斜。③朘:剥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在廷时无可訾/訾:非议
B.而榜其堂曰/榜:门上的匾
C.而累其土以成山/累:堆积
D.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胜:美景
2.?下列对本文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真正的贤能大臣是没有闲暇建造别馆供自己享乐的。
B.冯溥任职时虽没什么大事值得称赞,但其修建的“万柳堂”却为后人留下一处美景,作者对此予以充分肯定。
C.作者认为“士”应当有自己的追求,对于身外富贵不必羡慕。
D.本文由议论引出游历“万柳堂”一事,因“游”而“记”,借“记”而生发感慨,叙议结合,而遣词造句极为精工。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宋]范仲淹
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初康定元年春,夏戎犯延安,我师不利。君时任鄜州从事,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于石,工徒拱手曰:“是不可井矣。”君曰:“过石而下,将无泉耶?尔攻其石,屑而出之,凡一畚,偿尔百金。”工复致其力,过石数重,泉果沛发,饮甘而不耗。万人欢呼曰:“神乎!虽虏兵重围,吾无困渴之患矣。”用是复作数井,兵民马牛皆大足。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
既而朝廷署故宽州为青涧域,授君内殿承制,知城事,复就迁供备库副使:旌其劳也。青涧东北一舍而远,距无定河。河之北有虏寨,虏常济河为患。君屡使属羌击之,往必破走。建营田二千顷,岁取其利;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暨军须城守之具,不烦外计,一请自给。使一子专视士卒之疾,调其汤饵,常戒以笞责,期于必瘳,土卒无不感泣。王公尧臣安抚陕西,言君治状。上悦,降诏褒之曰:“边臣若此,朕复何忧!”
庆历二年春,予按巡环州。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君乃周行境内,入属羌聚落,抚以恩意,如青涧焉。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君遣人招之,不听。即出兵诛之,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壁牛羊赏诸有功。其僭受伪署者咸股粟请命。由是属羌无复敢贰。
君少尚气节,莅官,能摘恶庇民。青涧与环人,皆画君之像而享事之。及终,史民暨属羌酋长朝夕临柩前者数日。
铭曰:呜呼种君,生于贤门。吾志必立,吾力是陈。捍虏之志,义边之民;夙夜乃职,星霜厥身。生则有涯,死宜不泯。(选自《范文正公文集》,有删节) ?
[注]①瘳(chou):病愈。②义(少):安定。?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遗:埋没 ?
B.尔攻其石,屑而出之/攻:开凿 ?
C.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易:代替 ?
D.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署:委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子泣血请铭于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B.请因其废垒而兴之/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
C.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种世衡有勇有谋,他率军民筑青涧城坚守边塞,凿井以解无水之患,击败了隔河对峙的敌军。他恩威并施,收服了环州的属羌部落。
B.种世衡视兵如子。他专门派一个儿子去探视伤病的士兵,负责他们的饮食治疗,到期没能治愈还要责罚儿子,士兵都大为感动。
C.种世衡治绩卓著,上自君王下至百姓都一致推许。皇帝下诏褒奖他,长官大力举荐他逝世之后,吏民百姓、外族酋长都来吊唁他。
D.范仲淹认为,种世衡是名门之后,既立有大志,又努力作为,他捍卫边疆,安定百姓,日夜辛劳,忠于职守,但英年早逝,功业未成,令人叹惜。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壁牛羊赏诸有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