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货谷与民,出息以偿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苏子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 C.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面
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本草》云:“米能养脾,麦能补心。”各有所裨于人者也。然使竟日穷年止食一物,亦何其胶柱口腹,而不肯兼爱心脾乎?
予南人而北相,性之刚直似之,食之强横亦似之。一日三餐,二米一面,是酌南北之中,而善处心脾之道也。但其食面之法,小异于北,而且大异于南。北人食面多作饼,予喜条分而缕析之,南人之所谓“切面”是也。南人食切面,其油盐酱醋等作料,皆下于面汤之中,汤有味而面无味,是人之所重者不在面而在汤,与未尝食面等也。予则不然,以调和诸物,尽归于面,面具五味而汤独清,如此方是食面,非饮汤也。
所制面有二种,一曰“五香面”,一曰“八珍面”。五香膳己,八珍饷客,略分丰俭于其间。五香者何?酱也,醋也,椒末也,芝麻屑也,焯笋或煮蕈煮虾之鲜汁也。先以椒末、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后以酱醋及鲜汁三物和为一处,即充拌面之水,勿再用水。拌宜极匀,擀宜极薄,切宜极细,然后以滚水下之,则精粹之物尽在面中,尽勾咀嚼,不似寻常吃面者,面则直吞下肚,而止咀咂其汤也。八珍者何?鸡、鱼、虾三物之肉,晒使极干,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极细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酱醋亦用,而不列数内者,以家常日用之物,不得名之以珍也。鸡鱼之肉,务取极精,稍带肥腻者弗用,以面性见油即散,擀不成片,切不成丝故也。但观制饼饵者,欲其松而不实,即拌以油,则面之为性可知矣。鲜汁不用煮肉之汤,而用笋、蕈、虾汁者,亦以忌油故耳。所用之肉,鸡、鱼、虾三者之中,惟虾最便,屑米为面,势如反掌,多存其末,以备不时之需;即膳己之五香,亦未尝不可六也。拌面之汁,加鸡蛋青一二盏更宜,此物不列于前而附于后,以世人知用者多,列之又同剿袭耳。?(选自李渔《闲情偶记》)
17.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使竟日穷年止食一物?竟:整
B.以调和诸物?诸:相当于“之于”
C.与未尝食面等也?等:等同
D.不得名之以珍也?名:命名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各有所裨于人者也?其皆出于此乎?
B.予则不然?见狱吏则头枪地
C.以家常日用之物?以其无礼于晋也
D.而用笋、蕈、虾汁者?归而求救国之策
19.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予喜条分而缕析之? B.南人饭米,北人饭面
C.五香膳己,八珍饷客? D.然后以滚水下之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米与面是人们的主食,对人的身体益处却是不同的,李渔认为不能长期只吃一种而要兼吃,这样利心利脾。
B.李渔身为南方人,其吃面的方法既不同于北方人也不同于南方人。北南吃面的最大差异是前者吃面条,后者吃面饼。
C.李渔所制的“五香面”与“八珍面”所用主料相同,所制作方法也差不多,重面味不重汤味,它们所不同的只是辅料。
D.本文虽是一篇说明文,但从作者详细介绍的制面之法、吃面之道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生活情趣,符合“闲情”偶寄的特色。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但观制饼饵者,欲其松而不实,即拌以油,则面之为性可知矣。(3分)
(2)?以世人知用者多,列之又同剿袭耳。?(3分)
参考答案:
17. B?
18. C
19. A
20. B
21.(1)只要看看制作面饼的人,想要它(面饼)松软而不硬实,(他们)就用油拌面,那么面的特性就知道了。(3分)
(2)因为知道使用(此物)的人很多,罗列它们就如同抄袭了。(3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句式》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