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移居东村作①
王庭硅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1.本诗“鸟不住啼天更静”一句与王籍的“鸟鸣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都是反衬(以声衬静),以鸟的呜叫反衬环境的幽静。
观点一:更喜欢“鸟不住啼天更静”。①语言更平易,明白如话。 ②以天为背景,比王籍的诗意境更为开阔。
观点二:更喜欢“鸟鸣山更幽”。①语言更加凝练。②幽雅含蓄,意蕴更深。(意对即可)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爱赏,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
①首联写避地东村,“避”字点明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对田园的主动回归。
②颔联表现作者不汲汲于物质追求,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仍感满足。
③颈联表现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
④尾联写远望所见,表现作者安于农耕、怡然自得的心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文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多子少字,有错别字不给分)
(1)携来百侣曾游。?。(《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再别康桥》)
(3)“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
(4)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记念刘和珍君》)
(5)剑外忽传收蓟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参考答案: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是夕阳中的新娘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就在沉默中灭亡; (5)初闻涕泪满衣裳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请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催:催促,温和美好的春天催促着黄鸟鸣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黄鸟鸣叫的悦耳动听。转:转动,明媚的阳光在绿苹上欢快地跳转着,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止的阳光写成动态,体现了水面上的绿苹在阳光下轻微晃动的情景。用词精妙,避免了平铺直叙,给读者以新奇的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2.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早春万物富有生机的景象。承接上联的“物候新”三字,是对“物候新”的具体展开;又对下联中的“归思”作了铺垫。对题目“早春游望”做了具体的描述,点明诗题。(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
(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答:?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娱,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夜思中原
刘?过①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②衣冠④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④。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⑤夜光芒。
注释:①刘过:南宋词人。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③衣冠:指士绅、世家大族。④天阊:天门。⑤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在江西挖到被埋的宝剑。
小题1:请对这首诗的颈联进行赏析。(4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的河山冰重霜凝;春风吹来,本是草木争荣的时候,然宫殿却是一片荒凉。(2分)颈联借景抒情,“冰霜重”既点明了天气严寒,又饱含了对宋军无力恢复中原的感慨;“草木荒”描写了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凄凉景象。(2分)(酌情给分)
小题2:
①首联紧扣题中的“思”,以沉痛的笔调写出了对中原对汴京的怀念之情,中原渺远,道路绵长,礼乐典制、世家大族聚居的汴京天各一方。
②颔联作者遥想当年曾为国家“挥过血泪”,他的“孤忠”并没有受到赏识,才略并未得到施展,空落得四处流浪,表现了怀才不遇的哀怨。
③虽然曾经的“孤忠”没有受到赏识,但现在报主之志仍然未衰,运用典故,以剑自比,虽被沉埋而精光不灭,仍然可以上插于天,表达了对国家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颈联宕开一笔,思绪集中到边疆,集中到汴京方面。“冰霜重”是说天气严寒,这只是表面意思,它的真正内涵是说宋军无力闯过边关,挺进中原,使得恢复汴京渺茫无期。“宫殿”承首联次句。春风吹来,本是草木争荣的时候,而汴京的帝王宫殿因为处在金人的统治之下,在春天里却是一片荒凉景象。那么,广大人民呢?其生活状况是可想而知的了。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里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金统治之下的广大人民深盼南师的情意。这个意思在此联里也可体会得到。在艺术上对仗精切,而气韵流动,饶有唐人风味。
小题2:
这是一首沉郁悲壮的爱国诗篇。首联破题,诗人遥望中原,怀念汴京,思绪绵长,感慨深沉。“路何长”,“天一方”尤其令人黯然销魂。颔联追怀当年自己以及辛弃疾、陈亮上书陈述恢复之策不被采纳,于今“万马齐喑究可哀”,更令人感到悲愤。颈联借景抒情,以“冰霜重”含无力恢复中原的感慨,以“草木荒”写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凄凉景象。尾联表现出诗人“忠君”“报主”的精神始终没有泯灭,气壮神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