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6 05:41: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七里香花开 ①当我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时,常常被那种热烈而浓郁的芬芳围绕、浸润,直至陶醉在无边无际的春景里……这一幕,是我童年记忆的剪接式回放。如今,身陷闹市,整日穿行于水泥丛林,太多的时光被通俗影视占据。特别是融暖的阳光在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上呈现春天的葱郁的日子,觉得空虚难耐,而每夜的梦中也回放着七里香花开遍山野的迷人丽景。 ②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我视其为童年生活的灿烂霞光,映照得懵懂的记忆一片艳丽,更像生活的周遭激荡着浓重的花香,连空气中都布满新鲜的蜜味,身心如沐浴在用各种鲜花精配的浴池里那样心神飘然。当推开回忆的门扉,逼入眼帘的是起落的山脉、纵横交错的沟壑和苍翠浸泡的碧野,然后跳入视线的是熟悉的村落—— 二十多座房舍镶嵌在七里香围绕的山窝里,一缕缕炊烟袅袅腾升着,静态的山水有了灵动的意味,还有那条淙淙不息的小溪,便构成了童年生活的朴素花园。 ③那年月,每当田埂边的水桃花、杏花、苹果花、梨花赛事式地开罢后,春阳的目光钟情于苍翠的山野。在初夏的边沿,那刺藤上的七里香便被风儿唤醒或是被鸟儿喊醒了,渐渐钻出绿叶的包裹,将洁白的嘴唇轻轻张开,一朵接着一朵次第绽放。清晨出门,山野会给你一个惊喜,仿佛一夜之间,那神奇的嘴唇满山皆是,都笑盈盈的,哈着特有的香气,或许每一张小巧的嘴里倾诉着对春光的赞美吧!一朵朵组成串,一串串聚成簇,一簇簇围成堆,一架挨着一架,一坡望着另一坡,整个山上成了洁白的海洋。雪白的波浪随风涌动,芳香如潮,把山村装扮得宛如头上插满头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让人打心眼里怜爱。这时清风徐徐,香气侵入肺腑,你不沉醉哪能由你? ④我记忆最深的是——七里香花被剪的情景。每当七里香开满山野的时候,村里人趁农活不忙,全家老少全部出动,背着背篓,提着竹篮,拿着镰刀、剪刀,围在一架架七里香下。他们先用镰刀割下花朵繁茂的藤,然后用剪刀一朵朵剪到篮子里,剪满一篮后倒入背篓,如果手快,一上午可以剪满一背篓七里香花。乡亲们满脸笑容,像背着一背篓一背篓幸福欣喜而归。次日,就可以去卖了。那十多天里,满山都能听到人们欢快的笑语和剪刀快速的咔嚓声。七里香被剪得遍体鳞伤,但绝对不会抱怨乡亲们的残酷,到了第二年,她又会奉献出更多的花朵!每年,七里香给每家可增加上百元的收入,因此,男孩子才能穿上了新买的短袖、短裤,女孩子才可以穿上好看的花裙子。 ⑤转瞬间十多年的时光不觉而逝,当回过头来瞧望门前的山坡时,山上却再也找不到花开如白蝴蝶飞舞般的情景,也嗅不到那种浓郁的芬芳了。虽然,可以找到七里香花,但稀疏的令人顿生遗憾和怜悯。究其原因,或许当初镰刀和剪刀肆意的伤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无节制的开荒,使农田日益占据七里香的家园,将她们逼到远离视野的地步。但这能埋怨被贫穷吓怕了的父老乡亲吗?他们当初的作为,不也是为了赶走贫穷吗? ⑥这几年,我分明看到乡亲们富裕了——座座砖房拔地而起,电视、冰箱等家电拉近了和城市的差距,很令人欣喜。而回顾四野,脉络依旧的山坡上很难找回童年记忆中的景象。我曾无数次扪心自问: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喜悦吗?每临七里香花开放的季节,我异常怀念满山洁白、香味扑鼻的七里香。 (选自2008年12期《散文百家》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作者身陷闹市,无缘接近山乡,只好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算是一种对春天的补偿。 B.文章第三段在描写春末夏初七里香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七里香的美。 C.七里香不仅装饰了童年的记忆,又装点了山野,也给贫穷的乡亲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实惠,但文章对村里人剪七里香卖钱无形中破坏环境的做法,进行严厉地指责。 D.文章认为,现代文明没有给我们带来喜悦,反而作者感受到的是人与自然的疏离,环境的破坏,心中有深深的隐忧。
| E.通观全文,作者对七里香花充满了爱恋,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梦魂萦绕。这既缘于儿童时的情结,也缘于对优美环境的喜爱。 小题2:第二段中说“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请说说文中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这“芬芳”的?(4分) 答:?? 小题3:文章以“七里香花开”为题,有何寓意?(6分) 答:?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铁塔 田洪波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村里多数人也不知道他姓名,只唤他为铁塔。 他长得很高,块头很大,站在那里,远远望去不就是一尊高大的铁塔。 他平时话语不多,最多“嘿嘿”笑两声。 不知他的父母害了什么病,反正全家常年就他形单影只一个人。 秋天来临的时候,他被派为看青员。他把这活计看得认真,拿把镰刀,高大的身影往来穿梭于茂密的庄稼地里。无论什么人,抓到偷掰玉米的,毫不留情交予大队部。任你疯,任你撒泼,他脸上始终无动于衷。 背地里便常有人恨他牙庠庠。 那时节,大人走起路来随时有被风刮倒的危险,我们同样好不到哪儿去,一众孩子面黄肌瘦,肋条分明。村子里经常有人家呼天喊地哀悼不幸饿死的亲人。因为饿,所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我们像蝗虫,大面积大范围地围剿铁塔和他的粮食。铁塔疲于招架,一双眼睛同样血红,但常显力不从心。 有小伙伴不幸被铁塔抓到了。孩子对他又打又骂,又踢又咬,把铁塔惹急了,像拎营养不良的小鸡崽子一样,把他拎到大队部去了。这样的结果是很惨的,偷粮食的人家会在秋后被扣工分,还要在全村检讨。 于是,那天孩子凄惨的哭声还留有余音,铁塔家屈指可数的几块玻璃又传来清晰的破碎声。 看见这一幕,铁塔只是咧咧嘴,该干嘛干嘛去。屋子本来就破败透风,又铁塔一个人,他似乎不在乎玻璃的完整与否。 这样的情形就让我们一众小伙伴更加小心翼翼,尽管大人常告诫我们不要去惹他,但我们已经管不得那么多了。特别是把偷到的玉米烤熟了吃,简直是天下最好的美食啊,从胃里涌上的幸福感,可以让我们回味很多天,并且可以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 那天,差点让铁塔抓个正着,我及时地把自己的双手背过去了。铁塔狐疑地看我两眼,我机灵地冲他一乐:“你守着这么大堆粮食,咋不烤点玉米吃?你不喜欢吃烤玉米吗?” 铁塔居高临下地看着我。我感觉头上悬着一片天。他木然地摇摇头,不过我发现他的喉结却滚动了两下,瓮声瓮气地说:“不!不喜欢吃……” 我平时很少听到他说话,这才知道他的嗓音粗得要命。 “骗小狗吧你!”我冲他眨眨眼,趁他不注意,让自己及时脱身了,事后想想有点后怕。 可是,我最终还是让他抓了现行。那一刻,他的眼睛瞪得很大,好像不相信我也会伸手偷公家的东西。他就那么满脸惊讶地抓着我的手不放。 我情知后果很严重。如果让守寡的娘知道,我的屁股非被她打开花不可。我哭出了声,并且越哭越凶。 铁塔问我家里都有什么可吃的,我绝然地摇摇头。紧接着,他又问我爹到底是怎么死的。我告诉他,爹是为了救村里滑进池塘的一个小孩淹死的,不是偷捞什么鱼。 铁塔沉默了。 “不许和别人说。”铁塔蹲下身子,眼里居然全是慈祥的光,“就当这回事没发生,你悄悄把东西带回家吧。” 那时,我是错愕的,等我确信走出几步远他不会追我时,我撒欢往家跑。心里欢呼雀跃。 自此,我们成了一对要好的朋友。 铁塔依然铁面无私,但对我总是睁只眼闭只眼,有几次我甚至当着他的面吃烤玉米,他下意识地不断咽口水,对我递过去的烤玉米却无动于衷。只顾嘱咐我别让人看见。 由于铁塔的尽职,这一年庄稼收成不错。 这节骨眼上,却突然传来铁塔饿死的消息。 我们都去地里看稀奇。铁塔一米八的高大身躯躺在庄稼地里,就像一根空心的电线杆子。 村里最老的陈奶奶白着头发哭得死去活来,不住地说他是傻孩子。娘也流了泪,上前把手放在他面庞上,他面部肌肉居然塌下去了一块。娘跟着哭出了声。 我在一旁也哭成了泪人,心里默默喊了一声:“铁塔叔叔”! 小题1:小说题目《铁塔》有什么含义?(4分) 小题2:文中铁塔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请结合全文举例分析。(5分) 小题3:作者设置铁塔饿死的情节的用意是什么?(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简谈玉文化的价值 江富建 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玉器是殓葬品。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日趋完善。玉器是吉祥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玉器是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玉器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 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瑕,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而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仅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会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的审美趋向。“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是由远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面和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选自2007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小题1:下面关于中国玉器具体“文化内涵”的理解,解说最全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玉器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体系,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既是殓葬品,又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B.中国玉器是玉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文化内涵”很丰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又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 C.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它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并且又属于殓葬品、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D.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它以殓葬品而作为财富的炫示,也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
小题2:下面对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主要理由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1.2万前就有玉器问世,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成就和辉煌不亚于长城和兵马俑。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C.中国玉文化的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无与伦比,玉器还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D.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成就卓越,而且玉器又具有质地和工艺融合的多种美学要素,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小题3: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既跟玉器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关,也跟统治阶级的权力崇尚和社会理念的倡导有关。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因而“玉”也就成为了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
C.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相比。
D.玉器的质感温润细腻,色感纯洁无瑕,音感清脆悦耳,可让佩带者倍感体贴,观赏者净化心灵,聆听者涤荡胸怀。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洗染人生
王和声
三十年代的岳州,城池不大,却因地处水陆通衢之地,上长沙下汉口,商贾百业很是繁荣,唯有洗染这个行业由王氏家族独揽其艺。
王氏家族先是在城陵矶发展,二十年代后曾经有过一段家道中落。到了王公康成手里,从当店员、挑货郎担做起,惨淡经营十余年,家业又渐渐兴旺起来。至日本投降岳州光复,王氏“丽成洗染店”在最繁华的南正街开得很有了些规模。
开洗染店既要技术又要劳力。什么料子用酸性染料,什么料子用碱性染料,很有讲究。染好的物件要一担担挑到洞庭湖边去漂洗,马虎不得。几口海大的煮锅,几只海大的染缸,老板、老板娘,崽崽女女,再加上帮工学徒,都在煮锅边上薰,染缸里搅。洗制服洗旗袍洗礼帽,染绸缎染呢绒染布疋,双双手伸出来都是颜料色,碱水一浸,粗皮粗肉。旧衣旧帽进了染坊,不几天,新衣新帽就挂在了衣架上,也是一种美化生活的行当。
那时节,能够有像样的衣帽拿到洗染店来洗来染的,也不是什么平常人家。虽说王老板大字不识几箩,在岳州商界说起王康爹,也算得个人物。
却说有位李先生,游手好闲没个什么正当职业,人称“甩手爷”。此人识得些文墨,又长有三寸不烂之舌,谁家有个笔墨诉讼,了难官司,找到他的头上,这甩手爷就神气起来了。因此,在小小的岳州城里,这李先生也是不好惹的角色。刚刚光复的那一年,甩手爷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套黄狗皮校官服穿在身上,斜皮带一抹,从南门逛到北门,很是风光。
这天,甩手爷逛到了王老板的丽成洗染店,王老板当然是看座沏茶张烟,唯恐招待不周。
甩手爷往太师椅上一靠,正正经经地说:“王老板,我这里有几十疋白官机布,只要到你的染缸里渌一下,染成军黄色,就是对倍的利润,我与你二一添作五,如何?”
“有军差公文么?”
“有公文还找你王老板!”
“做不得,做不得。莫害我。”
这甩手爷“嚯”地从裤裆里掏出一把“六子连”,往柜台上一扳:“清白点,这是有来头的,不染就请你吃"花生米"。”
王老板是个灯芯落下来怕砸破脑壳的人,利润虽厚,哪个敢犯军法,便把眼睛一闭,心一横,一家大小九口的身家性命这下摊上了:不染,要人一个,要命一条!
这一犟,犟得王老板到厘金局吃了几天官司。甩手爷又做人做鬼,出面说情,交一千块大洋所得税才把人赎出来。
转眼到了1949年8月,岳州城外炮声隆隆,当官的有钱的拖家带眷往乡下躲。王老板心想,这国民党共产党当兵吃粮的都是一身黄皮,分得清谁好谁不好?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躲什么!
不躲,偏偏就有人半夜来敲门,是甩手爷李先生。
甩手爷进门就往地上跪:“王老板,你要救我一命。”
“此话怎讲?”
“光复那年的事,是我害苦了你老人家,从中得的好处钱我加倍吐出来,千万要帮我多担待。那身黄狗皮是我花钱买来的,那把"六子连"是把废枪,打不响的,我只在你的府上拿出来现过一眼,旁人都不晓得的。”
“这事与我何干?”
“共产党来了,肯定要查我在国民党里的事。我没当半点职务,只贪了点钱财。问起那身黄狗皮,就说是在你店里买的逃兵的旧衣,那把枪早就丢到洞庭湖里去了。只要你包瞒点,就保了我一条命。我一家六口的身家性命全托把你了。我给你下跪,给你叩头,救我一命,救我一命!”
王老板模着还残留在柜台上的扳枪凹印,“唉”地叹一口气,什么话也没有说。
解放了,天亮了,王老板仍然开他的丽成洗染店,几只大海锅,几口大海缸,老板、老板娘,崽崽女女,帮工学徒仍在煮锅边上薰,仍在染缸里搅,手染黑了,心是亮的。
在社会这口大染缸里,谁不染成五颜六色?王老板,一位洗洗染染的手艺人,从染缸里讨生活,在染缸里洗人生,青是青,白是白。
王老板,吾父也。
1.简要分析概括文中王老板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文章刻画甩手爷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洗染人生”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一篇小说,还是一篇散文?请结合相关的文体知识,对此作一番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5题。
雨的四季
刘湛秋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档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增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莱,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的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4.文章的最后,作者动情地说:“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这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请说说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句中的“泪水”显得比较突兀,有人这样认为,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