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06 05:46: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父?亲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慧爱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矇眬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文则侧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父恩难忘。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汩罗江边?林非
多少年前背诵屈原的辞赋时,我就淌着眼泪哀悼他满怀亡国之痛的焦灼与哀伤,似乎听到了他纵身跳向汩罗江的一声巨响,稚弱的心灵中涌出无穷的凄楚和悲怆,暗暗猜测着这江水是如何地宽阔无际,汹涌奔腾的滚滚波涛是如何在永恒地呜咽。汨罗江真像是一个神秘而又庞大的谜语,始终在脑海里喧嚣。我渴望去那里凭吊埋葬着屈原的滔滔洪水。
当我终于站在狭窄的汨罗江边,异常惊讶地瞧见了这浑浊的河道时,真疑惑着如此惊心动魄和壮怀激烈的死亡,为什么要发生在这样平淡得近乎粗糙的场合,懊丧地感到自己猜测了半生的谜语,竟只获得令人失望的诠释。我从脚旁的青草丛中,拾起一块细小的碎石,使劲地往对岸掷去,它悄悄掉在河滩上的那一棵老榆树底下。幽暗的河水依旧在默默地流淌,映照着从一团团云雾中间挣扎出来的阳光,淡淡地反射出丝丝缕缕的波纹。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有着洁癖的天才诗人屈原,为什么要选择这浑浊的河流,当做自己葬身的坟墓?
昨日我乘坐一艘汽艇,在洞庭湖里乘风破浪地飞驰。张望着几乎要连缀到天际里去的阵阵碧波悠扬地拍击那一朵朵光亮的云彩,不禁想起至今还升华着整个民族崇高节操的屈原来。他在《哀郢》里曾叙述自己“上洞庭而下江”的游历,那时候的白云与碧水,跟我在两千多年之后看到的这壮丽风光,也许不会有什么迥然的差异。像我这样平庸地打发着日子的人,心里都激荡起飞溅的浪花,想在这波涛中泅泳,想在这天空里翱翔,那么这位在早年因被放逐而撰写《离骚》时就萌生了赴水自沉此种悲剧情怀的天才诗人,为何不纵身跳向这浩瀚的水波?
屈原心里确实也奔涌着浩瀚的痛楚,他本来是完全可以替生于斯长于斯的楚国建立功勋的,却受尽佞臣和群小的嫉妒,诬陷他诋毁君王的庸碌无能,谄媚地挑拨楚王原先对他的信任。这些嫉妒者恶毒的诡计,也燃起了深藏在楚怀王心中的嫉妒之火。他原来就隐隐地忧虑着屈原杰出的才华,会不会威胁自己装扮出来的尊严,因此被狡黠地提醒和告诫之后,嫉妒心像火山似的爆发出来,立即排斥和疏远了屈原。无权无势者的嫉妒心,对别人的杀伤力肯定会小一点,而掌握了生杀予夺绝对权力的君王,一旦萌生出嫉妒心来,就可能将所有人都置于死地。屈原的被贬抑和放逐,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楚怀王客死秦国之后,继位的顷襄王同样不辨忠奸,听不得丝毫逆耳之言,屈原竟又被放逐了。汩罗江边留下他摇摇晃晃的身影,露出了多么消瘦和枯槁的面庞,多少憔悴和伤心的神色。当我在这儿踯躅时,在朦胧的幻想中跟他邂逅,影影绰绰地瞅见他,正于狂风的呼啸声里愤懑地悲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在那种滥施权力的君王统治时代,一心一意忠于自己主上的屈原,只能于都城失陷的绝望中哀怨地自尽。
我心情沉重地望着对岸碧绿的稻田,径直地往远方绵延开去。在许久的寂静中,突然有只飞鸟掠过树梢,想箭镞似地射向湿漉漉的河边,饮了口水,又啁啾着飞走了。我神往地盯住它扬起的翅膀,执拗地思忖着:如果屈原依旧在这块深受蹂躏的土地上疾行,掩涕叹惜着国破家亡和流离颠沛的民众,跟他们一起去面对灾难,不再选择自沉水底的夙愿,那肯定会留下更多深沉、厚重和感情激越的诗篇。为什么不在苦难中生存和吟咏下去呢?我满腔悲愤地仰望着蔚蓝的天空,真想迈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向屈原提出这千钧般压在心头的询问。
小题1:文中画线的短语“猜测了半生的谜语”指什么?(4分)
小题2:屈原怀石投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加以概括,并分条作答。(4分)
小题3: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当“我”终于站到汩罗江边,看到狭窄,混浊的汩罗江,非常地困惑、失望。作者认为,这样平淡粗糙的场地不应该是屈原的葬身之所。
B.“我乘坐一艘汽艇,在洞庭湖里乘风破浪地飞驰”,“张望着几乎要连缀到天际里去的阵阵碧波悠扬地拍击那一朵朵光亮的云彩”,这些描写表现了“我”十分愉悦、欢快的心情。
C.作者认为屈原的痛楚,来自于身边一群小人的妒忌,更来自于无法为自己深爱的祖国建功立业。楚怀王的妒忌是导致屈原被贬逐的主要原因。
D.这篇散文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把屈原的“愤懑地悲鸣”表现出来,语言优美而灵动,想象悠远而逼真,议论深刻而独到。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艺低龄化:幼小心灵能否承受艺术之重?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成“上班”族已司空见惯。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很多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也正连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不同的是,中小学生上的“班”走多是文化课培训班,而这些小家伙们上的多是舞蹈.器乐、美术等艺术类培训班。学艺低龄化渐成趋势,我们不禁要问:儿童幼小的一心是能否承受艺术之重
学艺低龄化
8月7日上午,从银川市青少年宫的舞蹈教室里传出熟悉的音乐:“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在这音乐声中,4岁的小女孩李佳琪尘在地上,两腿劈开成一条践,努着小嘴,上身用力往下弯。和她一起练功的还有40多个同她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她们都在音乐声中做着同一个动作。
据了解,这30多个小女孩的年龄大多是4—5岁,其中最小的还不到4岁。她们每天要上一个半小时的课,这样的培训要持续30天,直到幼儿园开学。
葛黎平在银川市青少年宫当了十多年的绘画老师.说起参加培训班学员的构成,她深有感触:“十多年前,来学画画的孩子最小的才6岁,而现在来培训的小孩大部分都是6岁多一点-还有很多家长甚至把3岁的孩子送来学画,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低龄学艺:素质教育还是“晋升”途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对待低龄学艺的问题上,家长的潜在动机各有不同。尽管很多家长把学艺作为培养孩子素质的一种方式,但是急功近利,互相攀比的心态仍存在于一些家长身上。
“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孩子高雅的气质,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完美身材。而且孩子本身就对跳舞特别感兴趣,回家以后还自己在屋里练功。”4岁小女骇李美涵的妈妈看着女儿一板一眼的动作,高兴地说。
李佳琪的奶奶站在玻璃窗边专心的看着小孙女练功。“放假孩子在家也没事做,就把她送来学学,没想到她还挺喜欢的,每天不到上课时间就催我走。而且这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孩子也不会孤单。”
在青少年宫舞蹈教室外面,一位家长正准备给4岁的孩子报名学习舞蹈。她说,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如果不从小培养一技之长,日后孩子在同龄人中就会处于劣势。而且这么多小孩都来学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践上。当记者问起孩子对此是否感兴趣时,这位家长表示,兴趣都是慢慢培养起来的。还有些家长受社会上不良导向的影响,一味追求低龄化,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少年”。
葛黎平老师就见过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绘画才能,3岁多一点就将其送到美术培训班学习国画。葛老师说,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艺术培训越早越好,“一招先,吃遍天。”除此之外,4岁就会唱京剧、6岁就能登台表演街舞、上幼儿园就会打架子鼓,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选秀节日造就的小童星让人羡慕不已。一些家长一旦发现自家的孩子对声音和颜色显示出浓厚兴趣,就认为孩子天赋异禀,很早就把他们送到艺术培训机构去学习。殊不知:这样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记者在银川市青少年宫舞蹈教室看到,40多个孩子排成四行,在老师的示范下同时做后弯腰的动作,有些孩子开始时还能很认真的完成,但是过几分钟后她们就开始不耐烦了。有的悄悄溜过去扯旁边小孩的裙子,有的站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干脆趴在地上不动了。
教舞蹈的杨老师说,很多孩子刚开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是练习一套就厌倦了。由于孩子的年龄都在3—6岁,理解能力差,往往是一个动作说好几遍才能听懂;而如果每次都说,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因此,她尽量调整上课的节奏以免让孩子失去兴趣。
相关研究显示,4岁是一个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音乐、舞蹈、美术等都是开发几重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途径和工具。而用好这些工具的前提就是孩子本身要对此感兴趣,愿意学。如果一味地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逼迫他们学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对于低龄儿童学艺,正确引导才是关键。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用事实说话。用理论说话,用理论研究为指导,认为对于低龄儿童学艺,正确引导才是关键。
B.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用列数字、对比等方法,说明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C.文中说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节目也误导了一些家长,对少儿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起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
D.很多孩子很快厌倦学艺,舞蹈老师认为根本原因是一个动作每次都说好几遍,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

E.记者认为家长都应该在孩子4岁时让其学习音乐、舞蹈、美术等,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2.第二部分画横线的句子“殊不知,这样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在本部分中起什么作用?(6分)
3.统观全文,概括少儿学艺低龄化的原因。(6分)
4.就本文的少儿学艺低龄化现象,请联系全文,结合实际,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
周有光口述?丁晓洁整理
我的人生没有什么传奇,就是多活了几年。我经常说:大概是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我到了八十五岁才离开办公室。现在年纪大了,一百零五岁了,不能活动,就在家里面。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半张小桌子,半间小屋子,这是我的世界。
天下的事情,有好处,就都有坏处。我年轻的时候是搞经济学的,我们学经济的时候,也是一阵风。1955年,中国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成立一个新机构,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领导要我到这个新机构来做语言文字工作,我就改行了。既然改了行,我就专心一致,我的工作主要放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上。我在欧洲的时候,看到欧洲人很重视字母学,就买了很多字母学的书,自己看,觉得很有趣味。想不到隔了许多年还有用处。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你不懂字母学是不行的,而当时这个学问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就写了一本小书,叫做《字母的故事》,引导大家对于字母学有一点了解。想不到这本小书出来以后,很风行,一下子印了几版。这项工作在今天发挥作用了,大家都要用手机,发短信都是用拼音嘛,所以,拼音推广了手机,手机也推广了拼音。
我是最早用电脑写文章的,那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大家用电脑》。我一早就提倡用电脑来处理汉字,当时有的人不赞成,后来大家都用电脑了,也用不着我提倡了。电脑当然是好东西了,可是好东西都是有坏处的,坏处就是小孩子现在不会写字了。所以说天下的事情,有好处,就都有坏处。
网上有人写文章骂我,我看了,骂我的文章我最喜欢看,好玩得很。讲得对我就改正,讲得不对我笑笑就完了。譬如我说“世界观没有阶级性,说世界观有阶级性是错误的”,有人就写文章骂我了:“社会有阶级,人当然是有阶级性,世界观当然有阶级性。”我觉得他的话不对,不理他就算了,我不跟他辩论,很好对付的。
我下放宁夏的时候,有一天通知说:明天清早5点要开会,重大的会。因为宁夏那个地方,早上很冷,中午很热,我一看天气很好,中午一定很热,就戴了一个大草帽。开会开到10点钟,大雁飞来了,不是几千只,是几万只,像乌云一样过来了。千千万万的大雁,飞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有一只大雁突然发命令,一声怪叫,大家下大便。大便像雨一样下来,我戴了大草帽,没有多大问题,人家是满头大雁的大便,狼狈不堪。他们说这是一万年才碰到一次的——不是很好玩吗?
我是上海解放了才回国的,然后三十年跟国外不往来。可是到了1979年年底,领导来找我,说你赶快准备,下礼拜代表中国到巴黎去开会。我说我不想去了,你看我带回来的,用了三十年的西装,都穿破了。领导说没有关系,你赶快去做新的,从袜子到大衣,都做新的带去,开了会回来,一概交给国家。开了会回来,我仍旧穿破衣服——不是很好玩吗?更有趣的是上飞机的时候。领导派了一个人,陪我到飞机旁边,他告诉我:你是联合国请的,联合国给你很多钱,所以我们就不给你美元了,还有,你的皮夹子要拿出来,人民币不能带到国外去。我把皮夹子交给他,联合国给我的钱我要到巴黎才能拿到,我口袋里一分人民币都没有,一分美元也没有。人家后来问我:你怎么敢上飞机的?人已经到了飞机门口,你不上也得上,可是我不心慌,因为真正没有办法,我在国外还是有点关系的。上飞机口袋里面一分钱都没有——不是很好玩吗?
我是乐观主义者。古书中有两句话,一句叫“猝然临之而不惊”,一句叫“无故加之而不怒”,这两句话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对我用处很大。什么叫“猝然临之而不惊”呢?人家来打击你,毫无道理地突然来打击你,你不要惊慌;“无故加之而不怒”,人家说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对,都是瞎讲的,毫无道理的,你不要生气。我又不惊慌,我又不生气,那么我就可以渡过这个艰难了。我认为坏的事情都会过去的,好的事情一定会来的。
我跟沈从文的交往非常多,我们两个人的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大家都是乐观主义者。他不是很有名的文学家吗,解放以后叫他去做故宫博物馆的解说员,人家以为他很不高兴,但是他一点也没有不高兴。他说,本来我要看故宫的古董很不容易,现在我不是方便了吗?他这一点跟我一样,坏事情要看到好的一面。我们常常在一起,考古的东西我不懂就问他,外国的东西他不懂就问我。我们经常出去旅游,很有意思的。
我是相信进化论的,不仅动物在进化,作为动物的人在进化,同时人的社会也在进化。假如你相信人类社会是进化的,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假如今天还是落后的,明天会一步一步走上去的,那么你就能变得乐观。
(《新周刊》2010年第11期)
小题1:周有光说“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他的理由是什么?读完本文后你对此有什么看法?(4分)
小题2:概括传主的三个主要人生观,并各举一例简要分析。(5分)
小题3:本文的整理者丁晓洁说自己的感受是“实际上在整个谈话中,他都是这样的:把所有艰难的时光,统统当成笑话来讲。”你认为是这样吗?请举两例说说理由。(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扛椽树(节选)
刘成章
  ①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呢?谁能描绘出它的满身奇崛?
  ②滔滔的河。滔滔的神话和历史。滔滔的云中飘带和地上脚步。自周至春秋,花开花落五百年,星转斗移五个世纪,五百年五个世纪十几万个晴晴阴阴的日子,纷来沓至,应接不暇,等来了古神州的第一批诗人。诗人们如鸟如蝉如蛙,吟诵之声不绝啊不绝。吟出了“风”,吟出了“雅”,吟出了“颂”,吟出了一部《诗经》。吟出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绝妙佳句。不过,此句绝妙是绝妙了——引得后辈子孙竟相模仿,竞相依依——但,它却与这柳无干。依依者在水一方,若窈窕淑女,不在陕北。陕北是满眼的干山圪塔。依依者不是这柳。——也难怪,这柳只生长在遥远的绝域,诗人们何得一见?
  ③一次一次地被冷落,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碰到谁的头上,都无疑是重大的打击,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这柳,我心想它一定是一副失望的颓废的样子了。殊料,它心静如水,仿佛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
  ④然而,当我的身影出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而我,也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但我茫然不知何以如此。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原来,是柳在等我。哦,柳!陕北的柳!朴拙如庄户人的柳!令人兴奋令人落泪的柳!!!
  ⑤描绘它,没借鉴可寻。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蛾眉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柳中原柳的那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出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汉子。我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⑥倘问:这柳没有枝条吗?有。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⑦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工夫,又一层新的椽子又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得像断肢折臂的战士。但即使年迈了,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这就是陕北的柳
  ⑧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住它的。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泼出它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橡树。我特别喜欢最末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本特质。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感情,像暴雨一样,痛畅地泼下它吧——扛橡树!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崛形象,那形象仿佛是黑桩子,黑碑石,黑煤垛,黑旋风,黑爆炸,黑白故事片中的黑脸黑衣传奇英雄,黑得使人过目难忘。这还不够,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地、一年年地、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妹,修筑广厦千万间。还应该泼出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从来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西北风,风撼北国大野,壮我中华万世之威!
1.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画线的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1)——这就是这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陕北的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扛椽柳为什么千百年来不为众多作家欣赏,却能激发本文作者如此浓烈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语言特点或情景关系中选取一个角度对本文进行简要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