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6 06:07: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小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联系全诗,说说开头两句的作用?(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 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小题1】诗的颔联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之情感的?(4分)
【小题2】颈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西江月·秋兴
程馞【注】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阙描绘了哪几幅图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题玉泉溪
湘驿女子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小题1:第二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本诗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小题1:诗人的“知雪重”是运用什么写法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5分)
小题2:评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6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