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6 06:08: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②。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②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
(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阴森森的树丛中隐约露出几所古寺,山下散落着宛如棋盘的水田,天空中偶尔掠过一只小鸟,夕阳西下,炊烟里也带着丝丝寒意。
(2)诗人留连忘返、依依不舍,决定等待冬日雪花漫天时,再来观赏这与其庐舍相近的佛门圣地。抒发了诗人宁静淡泊超然物外的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潭夜坐①
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的生不逢时。
小题1:这首诗前三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分析王守仁“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与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表现出的人生遭际与人生态度有何异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通过描写花香、溪水、鸟鸣、草露、松风,渲染出静谧凄清的氛围,(1分)烘托了作者月下独行的落寞孤寂。(1分)
小题2:异:王诗感叹生不逢时,但仍持积极入世之态;苏诗对遭排挤打击而愤懑,有归去退隐之意。(2分)同:均被贬失意,(1分)但旷达乐观(豁达潇洒)。(1分)


本题解析:
此诗用典颇多。首句“花香”暗含着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寄情隐逸,实则是对楼台深翠微的无奈。“石林茅屋”让人联想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心情郁郁,对时政失望。 第二联典出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与其说是享受隐居,不如说是失望于人世间的钩心斗角。 第三联首句的正确顺序是不辞草露芒屦湿,意思是,不怕草上有露即使沾湿草鞋,第二句讲“松风吹解带”,有即使遭人不待见,也要这么做的意思。 尾联第一句的“猗兰”典出孔子的《猗兰操》,据一些史料记载,《猗兰操》是孔子从卫国(也就是豫北地区)返回家乡鲁国时,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不被重用而表达的感受。而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反用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而道有无限情,点明作者不会跟前面那些失意的隐居的人一样弃时事不管,独善其身,而是要继续做事。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14分)
鹧鸪天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1)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2)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小题1: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下阙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6分)
小题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怀?(8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上阕:春入平原,荠菜花开,新耕雨后,群鸦觅食。?下阕:牛栏边种有桑麻,新妇趁闲走娘家。
小题2:写作手法: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
情怀:(1)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词人联想到自己罢官的现 实,报国无门而徒增惆怅之情。(2)面对闲适的村居生活,词人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又无可奈何。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可从词的上下阙中找出描写的自然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如“平原”“荠菜花”“雨”“群鸦”“牛栏”“桑麻”等,描绘的是一幅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美好景色。
小题2:可抓住描写景物及人物的关键词,分析其表现手法,根据营造的景物氛围来体会其情感。这首词采用了以景写人、以事写人,故侧重的是心情和遭遇。由注释可知,此时的词人被罢官而闲居,“春无奈”“酒”“生涯”表现了词人的政治生涯不顺,借酒浇愁的无奈,由此可体会出,作者描写春天的美好,是为了反衬自己内心的哀愁,故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诗歌鉴赏(共7分)。
金 陵 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伴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经建康,宿于驿站时所作。
(1)本诗大量使用典故,请指出其中三个,并请简要说明典故内容。(3分)
(2)请概括这首诗抒发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1).如:①《世说新语》“新亭对泣”中的典故:大将军周顗“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②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乌衣巷,在今天的南京市。③《楚辞?招魂》中有“魂兮归来哀江南”。④传说周末蜀国国君杜宇号望帝,以其相开明治水有功,自以德薄,禅位去国,隐居西山,化为杜鹃(子规)鸟,有故国之思。或答“离宫”,“彼黍离离”。[指出用典句,写出典故故事或原句1分,每个给1分,共3分]10(2).诗人文天祥战败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抚今思昨,触景生情,抒发了沉郁苍凉的情感,寄托了亡国的悲伤。[联系注解1分;沉郁苍凉1分(用近义词也行),亡国悲伤,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8分)
雨 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小题1: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小题2: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用拟人手法写鹊和雷,(1分)“衣犹湿”点明了雨后初晴,“语”写出了鹊活泼可爱的情态,“气未平”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2分)本联绘声绘色,突出了雨后初晴清闲自然的景物特点。(1分)
小题1:答: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颈联尾联叙雨晴后诗人所做之事。(2分)全诗不着一“喜”字,诗人却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雨晴后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分别用了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鹊和雷以人的行为动作。
写出了雨后初晴清闲自然的景物。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诗人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雨晴后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