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绍兴乙
卯登临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高宗朝,叶梦得任建康知府,曾成功地阻止过金兵的渡淮入侵。本篇是他晚年退居吴兴后的作品,当时宋王朝南渡已有八年。
(1)请指出“万里横烟浪”中“横”字的作用。(2分)
?▲?▲?
(2)试析“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的表现手法。由此句可以联想到曹操《龟虽寿》中的哪两个句子?(4分)
?▲?▲?
(3)“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历来为评论家所推崇。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的情感。(4分)?
?▲?▲?
参考答案:K](1)(2分)用一
个“横”字,与 “万里”相应,描写出江河烟浪的宽阔和无边无际。(2分,答出“描写出烟浪的宽阔和无边无际”即可)
(2)(4分)以“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的爱国心切,矢志不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反衬1分,分析1分,诗句2分)
(3)(4分)“空惆怅”抒发了作者虽有报国雄心却又壮志难酬的情怀;“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勉励下一代并寄希望于下一代的爱国情怀。(两点,每点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采莲女形象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怎样刻画采莲女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首诗中的少女都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王诗中的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女羞涩腼腆,纯真,情感真挚。(意思对即可)
2.王诗采用了映衬手法。并不正面描写采莲女,而是用荷叶和罗裙一样绿、荷花和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而闻歌声加以衬托,巧妙的将采莲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这份和谐中我们感受到采莲女的快乐与活力。?白诗着重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采莲女。作者抓住采莲姑娘一,羞涩的低头浅笑,玉簪掉入水中等神情和动作精心刻画,活画出一个含羞带笑的采莲女子。(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1)?,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3)?,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春江潮水连海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7)夫轻诺必寡信,?。?(《老子》第六十三章)
(8)忧劳可以兴国,??,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参考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2)一蓑烟雨任平生(3)沧海月明珠有泪(4)海上明月共潮生(5)逝者如斯夫(6)暮霭沉沉楚天阔(7)多易必多难(8)逸豫可以亡身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该题只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教材中制定篇目,考试时能根据情境再现出来就可以了。最大的问题是要注意准确无误。采用近两年安徽卷的样式,仍然是八题选五题的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早 梅
齐 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此诗写于诗人屡试不第之后
1、全诗首尾一贯,处处扣题,简析全诗怎样表现“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窥素艳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本诗以“早梅”为题,“早梅”贯串全诗。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意对即可)
2、运用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意对即可)
3、首联对比,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颔联叙述梅开的情形,暗寓诗人追求坚贞不屈、清高孤傲的性格;颈联描写早梅的素雅风韵,充满爱怜和欣赏之情,也隐含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失落与不甘;尾联双关作结,寄予诗人渴望到京城施展才华,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执著自信。(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客中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题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有远景有近景,有虚景有实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
小题2: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写于退居洛阳之时,那么,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远景:南山?近景:葵花?虚景:柳絮?实景:南山、葵花。这些景物,互相映衬、烘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令人怡然陶醉在初夏美景中。(5分)
小题1:联系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后两句所表白的便是诗人自己的情感态度:我不是那随风飞扬的柳絮,自然不会人云亦云附和王安石,我的一片忠贞爱君之心犹如一株向日的葵花。(5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景物描写,注意远景,近景,虚景,实景等。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