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A.但斜封其状付中书对百官朝集使褒谕其能 B.不关两省而内授官诛夷略尽,而景仙独存 C.赐中上考、绢百匹,以旌刚烈天下以其有素望 D.久之,降滑州刺史生杀之柄,人主专之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D“素望”中的“素”应解释为“平时,一向”
小题2:A“其”前者为代词,那些;后者为代词,他。C“以”前者表目的连词,译为“来”;后者应译为“认为”。D“之”前者助词,附在时间词后,可不译;后者为助词,译为“的”
小题3:②⑤⑥均不能表现李朝隐“清正”“刚烈”的品格
小题4:受责罚并流放到江南的应是裴景仙,而并非李朝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0分)
蚊对
方孝孺(明)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本文有删节)
[注]①翣(shà):扇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蹴童子蹴:踢
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C.而尤天之太固也尤:怨恨
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超越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3分)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1)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
2)况且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祸害?
本题解析:
小题1:(陵:欺凌)?
小题1:(拔高主题)
小题1:略
附:文言文翻译
天台生因为天气热而难受。晚上躺在细葛做的蚊帐里面,童子手里拿着大扇子在前面挥动,舒服极了,于是就睡着了。过了很久,童子也睡着了,丢掉大扇子,靠在床边,鼾声像打雷一般。天台生惊醒过来,以为快要刮风下雨了,抱着自己的膝盖坐在那里。不久,耳旁听到飞动鸣叫的声音,像是唱歌、又像是在倾诉,像是充满哀怨、又像是充满思慕;接着就攻击天台生的手臂,刺入到他的肉里面去,扑向他的大腿,咬嚙他的脸面,让天台生毛发都竖了起来,肌肉也几乎要颤动。天台生两手用力合拍,掌心湿湿的、好象是汗水,拿来闻闻,竟是鲜血的腥味啊!天台生吓一大跳,不知该怎么办,就用脚踢了踢童子,呼叫他说:「我被什么东西给困扰了,赶快拿蜡烛来照看看!蜡烛来了,蚊帐全都开了,原来有几千只蚊子聚在蚊帐边。蚊子们看到烛火,四散乱飞,好象一群蚂蚁,好象一堆苍蝇,尖尖的嘴巴、饱饱的肚皮,通体涨大变红。天台生骂童子说:「这不正是嚙吮我血的东西吗?都是你不谨慎,把蚊帐拉开而放它们进来!况且这些东西是异类,如果好好预防的话,它们又那能害人呢?」童子拔了些蒿草、捆成一卷,就在草端点起火来,烟随着风回旋,童子拿着蒿草左右挥来挥去,绕床好几圈,把蚊子赶到门外去了。童子回报天台生说:「可以好好睡觉了,蚊子都赶走了。」
天台生于是拂拭席子,正要睡觉,忽然呼喊老天而感叹地说:「老天您为什么要生出这种小东西来伤害人呢?」童子听了,哑然失笑地说:「您为什么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又过份又固执地怨恨老天呢!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变化,赋予它形体、授给它本质,使人和物得到了区分。大的动物是犀牛、大象,怪异的动物是蛟龙,凶暴的动物是老虎、花豹,驯服的动物是糜鹿、金丝猴;长羽毛的是飞禽、是走兽,裸体无毛的是人、是虫;无不都有供养。虽然有大小长短的不同,然而寄托形体在这天地之间,都是一样的。如果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来看的话,则会认为人类高贵而动物低贱;如果从天地的角度来看的话,则果真有那个高贵、那个低贱呢?现在我们人类自抬身价,号称是天地间的主宰者;对待水陆间的物体,有生命的种类,没有不在高处设下鸟网、在低处设下鱼网,山中贡献、海里供应,蛙、黾都没法逃命,鸿雁也都没法隐藏踪迹;人类所吃的动物,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而动物难道就不可以吃人吗?今晚蚊子动一下嘴巴,您就对老天哀号而加以控诉。假如那些被人类所吃的动物,它们也都向老天哀号控告的话,那么老天要处罚人类,又该怎么办呢?
况且动物被人类吃,人类被动物吃,这是不同的种类,还可以说得过去。而且蚊子还对人谨慎畏惧,大白天不敢暴露他们的形迹,躲在看不见的地方来观察人,乘人疲惫松懈的时候,然后才有所谋求啊!现在同样是人类,吃着米粟、喝着热汤,这是相同的啊!养活妻女、教育小孩,这是相同的啊!穿戴容貌,也没有不相同的啊!可是人类却在大白天里公然乘着同类有间隙的时候来欺负他,吮吸他们的脂膏和脑髓,让他们饿倒在草野间,让他们在道路上流离失所,呼天抢地的声音连接不断,也没有人怜悯他们。现在您一被蚊子咬嚙,就立即睡不安稳,知道同类相残却好象没听见过一样,这难道是君子先别人后自己的道理吗?
天台生于是将枕头扔到地上,拍打心窝、发出长叹,披上衣服、走出门口,一直坐到天亮。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惜其用武而不不终也 其可怪也欤
C.齐人勿附于秦师不必贤于弟子
D.洎牧以谗诛 至丹以荆卿为计
小题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小题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可谓智力孤危思厥先祖父
B.肴核既尽,杯盘狼籍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小题4:从句式特征看,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洎牧以谗诛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却,表转折;B.代词,指赵国;语气词;C.相当于“在”;比;D.因;用
点评:一般考这种题都是在四个句子中找出一项不同的,而这道题相当于考查了五个文言句子的理解,加深了一些难度。不过文言虚词就18个,而最常见的又更少,所以类似“而”、“以”、“于”,要让学生们多总结。
小题2:试题分析:A.“趣”通“趋”;B.“冯”通“凭”;D.“当”通“倘”。
点评:这种题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大多数通假字都很常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积累就行。很多通假字都是同音形异字,可以根据句意来帮助理解。
小题3:试题分析:A智力:智谋和力量;祖先:祖辈父辈;C其实:那实际情况;故事:先例;D不行:不前往;黄泉:地下水。
点评: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四个选项比较、权衡,增强准确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小题4:试题分析:例句:被动句;A.判断句;B.状语后置;C.定语后置。
点评: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无外乎就那么几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
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运有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鉴矣。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
(清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有删减)
1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头锐面,更不可当 小头:削尖脑袋钻营
B、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抗怀:抗击或者怀念
C、要体貌他,要怜悯他 体貌:以礼相待,尊重
D、皆作会别可怜之语 会别:相会和别离
1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对读书人持批评态度的一组是(3分)
①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 ②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
③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 ④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
⑤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⑥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20.下列是对本文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燮,清朝人,这是他写给弟弟郑墨的一封家书,他用生活化的语言谆谆教导家人,表现了一种亲民近农的思想。
B、对于种田之人,郑板桥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正表述了他的这一份情感。
C、文中也表现了作者对读书人的看法,他反对读书人一心追求利禄的思想,也表达了“好人为坏人所累”的担心。
D、郑板桥也自责自己只知“命名本旨”而不知“会别可怜之语”,对此他作了内省和反思,显现了“民本”思想。
2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译文:
(2)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
译文:?
(3)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
译文:?
参考答案:
18.B
19.C
20.D
21.(每句3分)
(1)达成了心愿(或:做成了官),就把恩德施给百姓;不能达成心愿(或:做不成官),就修养身心在社会上显现美德。
(2)你们读书人总是会说,可等将来做了官了,就不再这样说了。
(3)有要借款的,要满足他们;不能偿还的,要宽容忍让他们。
本题解析:18.B(坚守高尚的情怀) (3分)
19.C(无关批评的:①书生品质,④好人行为。⑤指向不定: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弟弟)(3分)
20.D(只知的是“会别可怜之语”,不知的是“命名本旨”) (3分)
参考译文:
我想世界上第一等人,只有农夫。
我们这些读书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顺从兄长,守住先人的家业,等待后人来继承发扬。达成了心愿,就把恩德施给百姓;不能达成心愿,就修养身心在社会上显现美德。所以又比农夫高了一等。可是现在的读书人就不是这样了,一捧起书本,便想要考中举人,考中进士,作官后要如何抓取金钱,建造大房屋,购买很多田产。一开始便走错了道路,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那些没有当上官的,在乡里做坏事,削尖脑袋钻营,更令人受不了。约束言行,修养品德,注重自己人格的人,难道没有吗?以经世济民作为自己的理想,使坚守高尚的情怀,追慕古代贤人,也到处都有一些。但是好人总被坏人所牵累,于是我们也开不得口。一开口说话,别人便笑说:“你们读书人总是会说,可等将来做了官,就不再这样说了。”所以只好忍气吞声,忍受别人的笑骂。工人制造器具以供人使用,商人搬运货物,输通有无,都有便民的地方。只有读书人对于人民最没有用处。
我一生中最敬重的是农夫,你们对于新招用的佃农,一定用礼貌的方式对待。他们称呼我们为主人,我们称呼他们为客户,主客本来就应该是平等对待的,我有什么好尊贵而他们有什么好低贱的呢?要礼貌地对待他们,要怜惜他们;有要借款的,要满足他们;不能偿还的,要宽容忍让他们。我曾笑话唐朝人作的《七夕》诗,歌咏牛郎织女,写的都是些相会离别的话,非常不切合诗歌要表达的本意。织女(织布),是衣服的本源;牵牛(耕地),是食物的本源,在天上的众星中是最尊贵的;上天看重他们,可人反而不看重他们!他们致力于耕种纺织尽心尽力于民事,呈现的景象清清楚楚可作借鉴。我们乡里的妇女,不会纺织,然而在家中主持炊饮之事,学做针线,仍不失为勤劳恭谨。近日有些人很喜欢听鼓儿词,以玩纸牌为游戏的,风俗败坏,应当赶快禁止。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