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A.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 B.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飞蝗去境,父老歌之 C.忽余卑位,不亦甚乎斩其言者,拒而不从 D.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①庄宗曾经到朱汉宾家里去,朱汉宾的妻子进酒上菜,演奏音乐来使他高兴(助
兴),从此朱汉宾很受恩宠优待。
②有结婚出嫁没完成的,就用钱财礼物帮助他们,接受他恩惠的有几百家,同郡的人认为他有德义
本题解析:
小题1:权,暂代官职(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注意其一词多义性。
小题1:A朱汉宾父亲的情况;朱汉宾颐养天年的事情。B朱汉宾胆气过人;任职期间的客观情况。D朱瑾的情况;遇旱灾朱汉宾斋戒祈雨的情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标要求在原文中分段进行理解和筛选,可使用排除法。)
小题1:朱汉宾对朱友谦所作所为表示不满,在敬酒时说了一番批评朱友谦的话。元行
钦怕二人发生争执,为他们调解才罢了。(本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做本题时,一字要和原文相比照,看是否张冠李戴,是否节外生枝,是否夸大其词等。)
小题1:各1分;“助以资币”句式1分;句意2分)本题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首先找出关键点如(1)中的省略成分、重惜、钳…口等(2)中的“蒙” “资币”“义”,把关键点翻译好后,再整理句式及文字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要求信、达、雅。
朱汉宾,字绩臣,亳州谯县人。父亲朱元礼,起初为郡将。梁太祖听说他的名声,提拔他做军校。他跟从庞师古渡过淮河,在淮南战死。朱汉宾年少时有体力,体形魁梧精神饱满,胆量气度超过常人。梁太祖因为朱汉宾的父亲为国事而死,提拔朱汉宾到自己帐下,编入自己部属的名籍。梁太祖在攻打兖州、郓州的时候,朱瑾招募几百个骁勇善战的士兵,在他们脸颊上刺刻双雁,号称“雁子都(都:军队编制)”。梁太祖听说了,也选拔几百人,另外组建一军,号称“落雁都”。委任朱汉宾为军使,当时人们称他为“朱落雁”。后来与众将领攻打蔡州叛贼有功,天复年间被任命为右羽林统军。入梁后,历任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京任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抵达洛阳,朱汉宾从军镇入朝觐见后,又被命令回镇。第二年,被任命做左龙武统军。庄宗曾经到朱汉宾家里去,朱汉宾的妻子进酒上菜,演奏音乐来使他高兴(助兴),从此朱汉宾很受恩宠优待。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京朝见,明宗住在洛阳,因为朱友谦是旧交,所以在家里摆酒设宴。庄宗的几个弟弟在席,朱友谦坐在永王李存霸的位次上方。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朱汉宾用大酒杯向朱友谦敬酒说:“您虽然名望地位很高,但是位次在皇弟之上,不合适吧。我与你都在梁朝的时候,因为同姓而交情深厚,自从你入朝,三次给你写信问候,一点回音也没有。轻视我地位低下,不也太过分了吗?”元行钦担心他们发生争执,为他们调解才罢了。没几天,朱友谦被诛灭全族。赵在礼占据魏州,元行钦率兵征讨,皇上下诏书命令朱汉宾暂时主管河南府的事务。明宗让朱汉宾做右卫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正受重用,朱汉宾暗中结交他,和他结为儿女亲家。天成末年,做潞州节度使,移兵镇守晋州。安重诲被杀后,朱汉宾再次做上将军。第二年秋天,朱汉宾因年老辞职,被授予太子少保的官衔退休。清泰二年六月去世,时年六十四岁。
朱汉宾年轻时勇猛健壮,到晚年也酒量食量过人,体态仍旧很魁梧。凡是他担任职务的地方,没听说有逾越法度的事。在后梁的时候,曾经领兵驻扎在魏州莘县,恰好赶上连帅离开本郡,众军都用利益诱惑他,请求他自己担任留后,朱汉宾就杀掉说这些话的人,拒不听从,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扬他。在曹州的时候,蝗虫飞离州境,父老乡亲讴歌赞颂他。掌管平阳的时候遇到旱灾,朱汉宾亲自斋戒沐浴到龙子祠祈雨,过了一天雨水充足,后来四境内取得了大丰收,人们都认为是他仁厚的政治感召的结果。等到退休的时候,向东回到亳州,看见乡里故友亲戚死去,有坟墓没建的,就送给他们棺木收殓埋葬;有结婚出嫁没完成的,就用钱财礼物帮助他们,接受他恩惠的有几百家,同郡的人认为他有德义。不久回到洛阳,有宅院在怀仁里,北到洛水,南临大道,高屋幢幢相连,大树枝叶相交,有吹笙唱歌的童儿,有身穿罗绮的舞女,天天以此自乐,颐养自然的和气,安享自己的晚年,这真是近代懂得知足的良将啊。晋高祖即位,追赠太子少傅官职,谥号为贞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注:高祖:梁武帝萧衍,庙号高祖。
1.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卒:最终
B.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克:攻占
C.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逆:预先
D.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蹑:追击
2.下列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失其所与,不知
B.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C.高祖以此嘉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D.因是以胆勇知名——因击沛公于坐
3.下面五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很多、才干卓异超群的一组是
[? ]
参考答案:1.A
2.B
3.D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皆记士徒无意处,熟评论之。
② 士所以遗者,乞载名于石,图不朽耳。
参考答案:①把(其他)读书人不留心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反复、深透的分析研究。
译出“意”为“留心”1分;“熟”为“反复、深透的”或“仔细、深入细致”1分。大意1分。共3分。
②豪士送金给你的原因,(只是)希望把(他的)名字刻入石头,以求永存不灭而已。
译出“所以”为“·······的原因” 1分,译出后两句大意各给1分(“乞载名于石”可以不用状语后置句翻译),共3分。
本题解析: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唉!穆伯长在明道元年夏天,客死于去淮西的途中,他的朋友(我)苏子美写了一首诗悼念他,派人前往吊唁,(我)痛感他的品行没有广泛传播,又记录下他的几件事迹,用来给当世作为借鉴,(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哀悼他。
先生字伯长,名叫修。小时酷爱读书,他不是致力于文章的章节句读,而是一定要探求道理的本原,把(其他)读书人不留心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反复、深透的分析研究。他的个性刚直清峻,喜欢离俗背道,不肯放弃操守而与庸人有一点点的同流合污,想和他交往的人很多,(但先生都)坚决地拒绝了他们。他评议事情明确无误,全都符合古圣贤之道,全都值得采纳。然而先生喜欢斥骂权贵,指斥时弊,谨小慎微的、循规蹈矩的小人害怕听他的言语。先生推崇古文,他的文章深峻峭拔,却羞于写题目、用韵等都有一定格式要求的诗赋。
宋真宗咸平年间,先生考中进士,取得出身的等级,被任命为泰州司理参军。知州赞许他的才华,州通判因此嫉恨他。先生曾经因为言语触犯通判,当牧守因病休假时,通判便暗中勾结阴险狡猾的官吏,叫他诬告先生受贿,(他们)准备了判决狱讼的文书,收集了证据,然后就传召先生,让众官员参核考定他的罪名,因为这件事,先生被贬到池州。先生在中途逃跑,到了朝廷,他敲登闻鼓鸣冤,(这时)恰巧通判死了,先生受到朝廷的贬谪。后来连续任职做到蔡州的参军。
先生自从被贬谪以来,读书更加勤奋,写文章更加立足于古道,然而却耻于拿文章拜求权贵,因为这个缘故生活十分困窘。张文节做亳州郡守,亳州有个豪士修建了佛庙,张文节便派人用马请先生来作记。记文写成后,先生竟然不写上豪士的名字。豪士拿白金五斤送给先生,说:“委屈先生写记,愿用这五斤白金为你祝寿。”又叫一个会说话的人去劝说:“豪士送金给你的原因,(只是)希望把(他的)名字刻入石头,以求永存不灭而已。”不久,先生多次叫豪士来,责备他,把白金扔到院子里,然后整理行装离开该郡。豪士向他道歉,先生始终不肯接受。先生常常对别人说:“宁可做一个只能勉强糊口的漂泊之客,也始终不能因为不正当之徒使我的文章蒙受羞辱。”天圣末年,有丞相想任命先生做主管学务的官员,但先生耻于拜访他,学官终于没做成。
先生常常寄居京城南河的旅馆,常常喝醉酒,傍晚就跑到远郊,像是很不清醒的人。半夜了,旅馆里的人还听到他诵读吟咏,感慨叹息,就借着隙缝偷看他,看见先生点着灯端正的坐着,使劲睁大眼睛,拿着书卷(读)到天亮,因此就借钱给他。先生的母亲去世,他光着脚亲自背棺材下葬,每天读《孝经》《丧经》,未曾看佛书,请和尚吃饭。认识他的人可怜他,有人送了很多钱物(给他),但(这些钱财)肯定会被盗贼偷走,不这样(没人送钱物)他就(生活)困苦,或妻儿(因贫困)死去。后来,先生得到柳宗元的文章,就刻印这些文章售卖,但卖出的书很少,过了一年才存到一百缗钱,一个孩子则死了。他打算回淮西,在路上生了病,气结塞胸,不得宣泄,就去世了。
唉!上天不喜欢文章很久了,先生终于因为被黜免而贫困终身,看来他的学问应该不被当世所容。然而因为命运多舛,先生常常遭受兵祸、恶人的困扰和凌辱,但他的节操品行却至死不变。先生有一个遗孤,弱小年幼,先生留下的文章散失没收集,伯长的学问竟然失传了!当初,先生死的时候,梁坚亲自写文章对先生的学问做了解说,到上党送给我,想寻求先生的文章,让我结集并为之写序。我去年去京师考试,逐个问人,最终都不能再多找到一篇先生写的文章。只有《任中正尚书家庙碑》、《静胜亭记》、《徐生墓志》、《蔡州塔记》,这些都是以前所写的,又不足以编成卷。我写文章哀悼他,学问赢不过命运,命运又不逢时,唉!先生你是为什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左传》和《国语》的区别是:
A.《左传》侧重于记事,《国语》侧重于记言。
B.《左传》多为零碎的片段史料,《国语》系统完整。
C.《左传》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国语》的作者是刘向,《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国语》多为零碎的片段史料,《左传》系统完整。C项,《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D项,相传《国语》和《左传》的作者都是左丘明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