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楚客,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小题1:简要分析诗歌颔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尾联中的“坐待成林日”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运用典故和对比,(写出1点即可,1分)表明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1分)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橘树的喜爱之情,更表现了他不同流俗的坚贞品质。(2分)
小题2:示例1:我认为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1分)无论首联对橘树嫩绿和茂盛的描绘,还是颈联对橘树开花结实的想象,都表达了诗人对橘的喜爱之情;(1分)颔联 更是通过用典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因而渴望橘树成林滋养自己正是作者在贬谪后坚守节操的旷达体现。(2分)
示例2: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1分)诗人被贬柳州,无论写现实的还是想象的橘之繁盛都只能反衬出作者沉沦于此的落寞与苦闷,以屈原自比更有对被贬谪的不满之意。(1分)尾联只是故作达观语,表面说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实际是感伤自己贬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小题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3分)
小题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自古闻子规而愁情,诗中子规啼叫,暗示了诗人伤感离乱之情,渲染了浓浓的愁意。
小题1: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小题1:杜甫此诗为写景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情由景生,景为情设,二者从理论上应是和谐统一的,故而前两联应与"孤""忧"相和谐。首联从写法上看是运用了对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可以看出这个对比只能理解为抒发诗人内心的悲怆。颔联,以想象奇特的"坼""浮"写出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的巨人形象,这壮阔雄浑不能理解为诗人由此就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不能肤浅地理解为诗的感情基调就转为昂扬振作了,此处应是反衬的写法。孤老病弱之人在无边的天地间不停游荡,在浩瀚的江湖上接连漂泊,这宽阔宏伟更反衬出诗人的无尽悲怆和悲凉。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末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古诗炼字之妙在于体物写情,请简要赏析词中“暗”和“空”的妙处。(4分)
(2)词中句句对比,写尽了陆游忠愤之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情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的暗淡画面,饱含惆怅之情。
②“空”字既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失望和痛若,也写出了词人的不满和愤慨。
(2)①“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表现了词人报效国家坚定执着的不凡之气。?②“关河梦”与“尘暗旧貂裘”对比,表现了词人位卑不忘忧国的悲情情怀。?③“胡末灭”与“鬓先秋”对比,表现词人烈士暮年、壮志末酬的沉痛愤慨。?④“心”与“身”对比,词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了词人无尽的感慨。(要看清要求,明确“对比”,围绕“忠愤”组织答案。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7分)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本诗作于公元766年,作者寓居夔州的西阁。
小题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运用之妙。(4分)
小题2: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宿”字和“翻”字。一个“宿”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由于夜间光线暗淡,飞云 在峰壑中缓慢飘流,就像停留在那里的情景一个“翻”字,传神地写出了月亮倒映江中, 江流波腾浪涌的情景。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描绘出夔州附近瞿塘关上薄云依山、孤月没浪的初夜景致。
小题1:表达了诗人飘泊羁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 夜无眠。这首诗正是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怀和潦倒艰难的处境的真实写照。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的作用,宿”字和“翻”字是动静结合。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共8分。)
⑴既见复关,?。?,体无咎言。?(《氓》)
⑵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滕王阁序》)
⑶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______,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⑷?,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⑸?,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参考答案:(1)载笑载言?尔卜尔筮?(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立天下之正位?得志与民由之?(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序天伦之乐事
(5)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
本题解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筮”“冈峦”“召”“烟景”“序”“纵一苇”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