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6 07:14: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课内的文言文,完成5~7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绳:用绳子拴着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赢:背负 C.谪戍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 亢:抵抗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隳:拆毁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不可同年而语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铦于钩戟长铩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D.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小题3:下列句式中,与“为天下笑者”不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戍卒叫,函谷举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阅读题 阅读下段文言,完成1-4 题。 曾子①耘瓜 ?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②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 ?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日:“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 ? 子曰:“汝不闻乎? 昔瞽瞍③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④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注】①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②曾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弟子。③瞍:?瞎子。?④殪:杀。 1、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也参得罪于大人? 向:向着,朝向。? B.参来,勿内 ?内:通“纳”,使进入。 C.援琴而歌?歌:唱歌。? D.委身以待暴怒?:放弃身体 2、与“欣然而起”的“而”字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 A.徐而察之? B.索而杀之? C.垂拱而治? D.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3、与“而徒感慨于其遗事”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则移其民于河东 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曾参由于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但他毫无怨言,援琴而歌,希望父亲听见歌声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 B.本文主要记叙曾参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的故事,说明作为父亲不应该对儿子下毒手。 C.本文引用孔子的故事,意在谴责曾参作为儿子,不应该陷父亲于不义,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 D.孔子所认为的孝是作为儿子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以免陷父亲于不义。 5、翻译下列句子。 (1)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久,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榜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竞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借指高官显爵。③儇:轻佻,不庄重。④弟子员:生员。 1.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戚:忧愁 C.县吏怪其意气——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面:当面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张自新“性方简,无文饰”的一组是(? ) ①见之者莫不讪笑②以灯檠投之③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 ④试之文,立就⑤正襟危坐,啸歌古人⑥宰天下竟何如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3.卞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悠然自得。 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应升诫子书①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内外出入,谨其防闲③。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若上进无望,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 【注】①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多次上疏弹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②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语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③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泛指防备和禁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直言贾祸招致 B.祖父母拱璧视汝看见 C.衣鲜食甘很少 D.以负我志担负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若长而弗改
若上进无望
B.不复
与汝相见须
与妆田百亩
C.汝长成
之日及狱中幽囚痛苦
之状也
D.
以贵公子待汝当待
以同胞
小题3:下列各句,全部属于李应升对儿子的“告诫”的一组是(?)
① 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②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
③ 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
④ 人不可上,势不可凌
⑤ 内外出入,谨其防闲
⑥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阉党屈服,决心以死报效朝廷,因此写下这封信,作为临终遗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儿子。
B.作者指出儿子身上存在的过于任性、不敬长辈、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儿子认清危害,改正缺点,学会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们和睦友爱,妹妹出嫁时要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财产,谁也不要想多占一点。
D.作者把自己的两点遗愿托付给儿子:一是希望儿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将来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祖 父 母 爱 汝 汝 狎 而 忘 敬 汝 母 训 汝 汝傲而 弗 亲 今 吾不 测 汝 代 吾 为 子 可 不 仰 体 祖 父 母 之 心 乎 至 于 汝 母 更 倚 何 人 汝 若 不 孝 神 明 殛 之矣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②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注]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子夏:名商。“孔门十哲”之一。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牛耻其兄弟之行径,认为有失于礼。遂道其没有兄弟。
B.子夏劝慰司马牛只要做一个君子,就不用发愁没有兄弟。
C.在子夏眼里,君子是做事严肃认真,没有过失,待人接物恭敬有礼的人。
D.子夏说:一个人的生与死是由命运决定的,一个人的富与贵是由老天爷安排的。
(2)请概述子夏的观点,此观点对于“志在四方”的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