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A.①惶恐饮药而死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①加以老母系保宫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①子为父死亡所恨②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①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②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2、阅读题 ①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蕾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②。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处,数日亦死。
②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宠之,怒而贬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③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繁盛,音wěi。②赀:资财,音zī。
小题1:翻译划线句(4分)
①客过而尤之
②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
小题2:第①段中主人喜爱新牡丹是因为新牡丹?、?。(2分)
小题3:第②段“客”举“善相花者”这一例子的目的是?。(2分)
小题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新牡丹花朵美、价格高,但过于娇弱,不易成活。
B.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移植,结果导致牡丹枯死。
C.主人对牡丹不闻不问疏于养护,导致新旧牡丹全部死亡。
D.主人种花失败,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性格与修养出了偏差。
小题5:第③段写主人“记之以自警”,他会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3分)
小题6:本文与龚自珍《病梅馆记》相比,在写法与内容上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第进士,调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异之,曰:“子,台辅器也,当以子孙相诿,讵①论僚吏哉?”
上元初,为监察御史。会吐蕃盗边,刘审礼战没,师德奉使收败亡于洮河,因使吐蕃。其首领论赞婆等自赤岭操牛酒迎劳,师德喻国威信,开陈利害,虏为畏悦。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有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与虏战白水润,八遇八克。
天授初,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衣皮袴,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武后降书劳之。长寿元年,召授夏官侍郎,判尚书事,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谓师德:“师在边,必待营田,公不可以劬劳惮也。”乃复以为河源、积石、怀远军及河、兰、鄯、廓州检校营田大使。入迁秋官尚书、原武县男,改左肃政御史大夫,并知政事。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贬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入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与武懿宗、狄仁杰分道抚定河北,进纳言,更封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复领营田。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在夏官注选,选者就按阅簿。师德曰:“容我择之可乎?”选者不去,乃洒笔曰:“墨污尔!”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总边要、为将相者三十年,恭勤朴忠,心无适莫,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独能以功名始终,与郝处俊相亚,世之言长者,称娄、郝。
注:①讵:怎能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吐蕃盗边盗:盗窃,偷窃
B.更封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复领营田领:兼任
C.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逮:及,达到
D.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方:当时,那时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当以子孙相诿?①无转饷和籴之费
A.
B.
②兵以饶给②容我择之可乎
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①公不可以劬劳惮也
C.
D.
②我为所容乃不知②贤则不知也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师德性情宽容,不计较别人对他的触犯。但他的忍让已经到了怯懦、窝囊的地步,可这样更能显示出娄师德的度量之大,这也是武则天一直重用他的根本原因。
B.娄师德事业上勇挑重担,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吐蕃的威胁,朝廷招募勇士,他毅然入伍,显示了性格中刚毅的一面。
C.娄师德担任左金吾将军、捡校丰州都督时身先士卒,他穿着皮裤,带领士兵屯田,积蓄粮谷数百万,使军队供给充足。
D.本文虽为娄师德的传记,却能反映出武则天善于用人。武则天能够选择恰当时机慰劳并勉励在边疆驻防的娄师德,也能在恰当时刻提醒心有偏见的狄仁杰。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赠盖邦式序
(宋)马存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 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 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 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恨:怨恨
B.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者乎?恙:病痛
C.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书:书法
D.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殊:不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
A.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 B.子长尽取而为文章
C.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 D.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
B.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C.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
D.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