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6 07:29: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葬。孺卿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节选班固《苏武传》)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扶辇下,触柱折辕除:台阶
B.孺卿从河东后土祠:祭祀
C.子卿听陵言。壹:务必
D.自已死久矣分:职责

小题2:下列各级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惶恐饮药死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①加老母系保宫②久之,能足音辨人。
C.①子父死亡所恨②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D.① 泣下沾衿,与武决去② 践华为城,河为池
小题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苏武对汉朝坚贞不贰的是?(3分)
①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②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③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④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⑤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⑥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单于之所以派李陵去劝降苏武,是因为两人同是汉朝侍中,同时出使匈奴,而且两人一向交情深厚。
B.李陵为劝降苏武,叙述了苏武的兄长与弟弟服务汉朝皇帝,都不幸身亡;母亲去世,妻子改嫁了,两个妹妹和三个子女,如今也不知去向了;暗示苏武回去没有好处。
C.苏武却表示,皇帝对自己及家族有恩,甘愿像服务父亲一样报效朝廷,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坚信朝廷不会怀疑自己的忠贞而加害自己。
D.李陵被苏武豪言壮语所感动,意识到自己背叛汉朝罪孽深重,于是挥泪与苏武诀别自刎了。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3分)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3分)
(3)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3分)



2、阅读题  ①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蕾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②。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处,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宠之,怒而贬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③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繁盛,音wěi。②赀:资财,音zī。
小题1:翻译划线句(4分)
①客过而尤之
②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
小题2:第①段中主人喜爱新牡丹是因为新牡丹?、?(2分)
小题3:第②段“客”举“善相花者”这一例子的目的是?(2分)
小题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新牡丹花朵美、价格高,但过于娇弱,不易成活。
B.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移植,结果导致牡丹枯死。
C.主人对牡丹不闻不问疏于养护,导致新旧牡丹全部死亡。
D.主人种花失败,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性格与修养出了偏差。
小题5:第③段写主人“记之以自警”,他会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3分)
小题6:本文与龚自珍《病梅馆记》相比,在写法与内容上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第进士,调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异之,曰:“子,台辅器也,当以子孙相诿,讵①论僚吏哉?”
上元初,为监察御史。会吐蕃盗边,刘审礼战没,师德奉使收败亡于洮河,因使吐蕃。其首领论赞婆等自赤岭操牛酒迎劳,师德喻国威信,开陈利害,虏为畏悦。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有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与虏战白水润,八遇八克。
天授初,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衣皮袴,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武后降书劳之。长寿元年,召授夏官侍郎,判尚书事,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谓师德:“师在边,必待营田,公不可以劬劳惮也。”乃复以为河源、积石、怀远军及河、兰、鄯、廓州检校营田大使。入迁秋官尚书、原武县男,改左肃政御史大夫,并知政事。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贬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入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与武懿宗、狄仁杰分道抚定河北,进纳言,更封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复领营田。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在夏官注选,选者就按阅簿。师德曰:“容我择之可乎?”选者不去,乃洒笔曰:“墨污尔!”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总边要、为将相者三十年,恭勤朴忠,心无适莫,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独能以功名始终,与郝处俊相亚,世之言长者,称娄、郝。
注:①讵:怎能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吐蕃盗边盗:盗窃,偷窃
B.更封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复领营田领:兼任
C.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逮:及,达到
D.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方:当时,那时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当以子孙相诿?①无转饷和籴之费
A.
B.
②兵以饶给②容我择之可乎
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①公不可以劬劳惮也
C.
D.
②我为所容乃不知②贤则不知也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师德性情宽容,不计较别人对他的触犯。但他的忍让已经到了怯懦、窝囊的地步,可这样更能显示出娄师德的度量之大,这也是武则天一直重用他的根本原因。
B.娄师德事业上勇挑重担,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吐蕃的威胁,朝廷招募勇士,他毅然入伍,显示了性格中刚毅的一面。
C.娄师德担任左金吾将军、捡校丰州都督时身先士卒,他穿着皮裤,带领士兵屯田,积蓄粮谷数百万,使军队供给充足。
D.本文虽为娄师德的传记,却能反映出武则天善于用人。武则天能够选择恰当时机慰劳并勉励在边疆驻防的娄师德,也能在恰当时刻提醒心有偏见的狄仁杰。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恶,凶狠)
B.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比不上)
C.百步而后止(或许,也许)
D.填然鼓之,刃既接(兵器,武器)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赠盖邦式序
(宋)马存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 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 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 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恨:怨恨
B.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者乎?恙:病痛
C.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书:书法
D.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殊:不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
A.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 B.子长尽取而为文章
C.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 D.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
B.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C.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
D.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