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走在行色匆匆里,有微风拂面如诗;坐在孤独疲惫里,有清凉渗入心底。真诚在日子里游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潺潺的乐曲在呢喃絮语,无处不在的温暖绚丽了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B.我们有不少的文化管理者太急攻近利,对文化遗产进行涸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C.拿过镜子,她仔细端祥镜中的自己,发现眼神已不再清澈单纯,随着笑容的绽放,眼角的皱纹也清晰可见。
D.不管在哪里,栗树越长越稠密,骠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就越多,它们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1)?,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吾所以为此者,?。
(3)羽扇纶巾,谈笑间,?。
(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想当年,金戈铁马,?。
(6)?,到黄昏、点点滴滴。
参考答案:
(1)回首向来萧瑟处(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樯橹灰飞烟灭
(4)莫道不销魂?(5)气吞万里如虎?(6)梧桐更兼细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从下面这则关于“神七”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5分)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下午4点59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下午1点33分,“神舟”七号返回舱关闭,航天员出舱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开始。
4点34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
4点39分,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4点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了。
4点59分,翟志刚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
39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今天,翟志刚同样在太空中迈出了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大步。
论点:(不超过15个字,2分)
论据:(不超过50个字,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论点:翟志刚一小步,中华民族一大步。(2分) 论据:2008年9月27日下午,“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行走20分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3分)
本题解析:概括新闻时,先看清新闻的结构,如果第一段是导语的,可以不用看后面,只要将第一段概括成一句话,而且要具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在找论据时,一定要找最能正明论点的论据。 点评:本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⑤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必须是一句话,一般应该具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体例:每本大都由四折一楔子组成,内容主要有曲、科、白三部分,角色大致有末、旦、净、丑等几类。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C.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D.归有光是唐宋派的魁首,是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桥梁性人物,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罗密欧与朱丽叶》改为《麦克白》。作家作品容易混,在记忆时作者的国别代表作品要记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也是记忆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先进的学说在青年学生中 ,学校的整个文化氛围十分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 ②我经历过苦难, 过人类生存的凄凉和无奈。我侥幸没有被饿死。 ③他跑遍了大西南才 到这几个珍稀标本,所以他倍加爱惜。 A传播 感触 收集B.流传 感触 搜集 C.流传 感受 收集 D.传播 感受 搜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①“流传”着重于流动、传布,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传播”多着重于有意识的行为。本句是指有意识的宣传,该用“传播”。此外,“学说”不与“流传”搭配,能与“传播”搭配,这是选用“传播”的又一原因。②“感触”侧重指因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只能作名词用;“感受”侧重指因接触外界事钧面得强的影响,体会,或指受到(影响),接受,兼属名词、动词两类。本句该用动词,故选“感受”。③“收集”侧重在聚集,用于一般的人或事物;“搜集”侧重在到处搜寻而聚之,用于比较珍贵、少见或难以得到的人或事物。句中的“跑遍了大西南”说明是“到处搜寻”,“珍稀”一词表明这几个标本是珍贵稀少的事物,因此,该用“搜集”。]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