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尘埃?
6.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分别是“明”和“出”
本题解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读后可显现出雨后“新晴”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的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的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烘托画面明朗,清幽秀丽的意境,抒发诗人闲适的山居之情。最后点出该字烘托的意境及抒发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 亭 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3分)
?
?
??
(2)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
?
?
?
?
参考答案:(1)“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分)
(2)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帐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2分)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人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慨叹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2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官左卫将军、附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为何“心情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阕着力描绘园林富丽,春色迷人之景,雨后初晴,夕阳晚照,金碧辉煌的楼台沐浴在晚照霞光中,倒影在荷池水面上,杨柳依依、嫩荷无数。,作者用乐景来衬哀情,反衬出下阕词人的伤心怀抱。
(2)词人之所以“心情少”,是因为被贬谪流落多年,感慨人生坎坷,而今一人面对黄昏,备感孤寂,时光流逝,自己年华老去,伤春不已。(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6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选取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意对即可)
2、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则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意对即可)
3、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喜春来?金华客舍
张可久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
(1)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意象进行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前两句描写春天的景象:落红轻飘,细雨蒙蒙,苔径苍苍欲滴;飞絮袅袅,柳丝摇漾,东风阵阵送暖,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抒发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2)“清明”时分,本来应在家乡与亲朋好友共度,但诗人却成了他乡异客,不免增添了悲愁。杜鹃声声,有“催归”之意,思归之情与伤春之情交织,抒发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