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8 00:28: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对文段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创造论这一观点,虽为近代许多博物学家所信奉,我自己以前也信奉过,但事实上决不能成立。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种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
A.我信奉过创造论。
B.创造论不能成立。
C.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D.同属的种是其他已经灭亡的种传下来的直系后代。E.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8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海四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
(2)示例: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应该考语文。语文天生重要,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基础。功利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不考语文,会产生学科歧视、弱化母语教学的负面导向,对中小学阶段语文的正常教学起到消极影响,高校应该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语文考试模式,努力提高语文考试的评价信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改革。
?②对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不必过分苛责.不考语文,并非是轻视语文学科的地位,而是为了减轻考生学业负担及应考压力,节约学校招考成本;不考语文,也并非不能判断考生的语文水平,自主招考的面试,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思维和汉语表达能力;学生进入高校后,仍要接受大学语文的教育.我们应该尊重高校的自主权,给予选择、探索的自由.(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分)
面对苦难,强者不会在觥筹交错灯红酒绿中化解苦难,反而会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才智独守这份苦难,在苦难中进行美的创造,在苦难的背景中定格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屈原从作为三闾大夫“纵合而楚王”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反而被陷害放逐的苦难中,折射出了“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的光彩;?
?


参考答案:示例:司马迁从作为太史公著史“不溢美”“不隐恶”一派正气而受宫刑的苦难中,折射出“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风姿,杜甫从作为杜工部而流落浣花溪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苦难中,折射出“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风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近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为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增至180分。这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热议。学校学生会拟举办题为“分值增加能否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的辩论会。你赞成哪一方的观点?请你拟写3条理由。(6分)
要求:①观点明确,3条理由相互联系,有说服力;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正方:分值增加能有效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
反方:分值增加并不能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示例一:我赞同正方观点。因为分值增加表明了社会对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的认可和重视程度;这样做,有利于营造重视母语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样做,对母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示例二:我赞同反方观点。因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在其自身,而不在考试分值的多少;考试分值增加,并不必然引起人们对语文学习的重视;通过增加分值来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强化了语文学习的功利色彩,对母语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本题解析:本题解答时根据题干提示,首先确立自己赞同的观点,再结合题干中心词“分值增加”、“母语学习”、“重要地位”进行阐述即可。答题时注意:观点明确,理由有说服力,三条理由相互联系,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B.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普通纺织女工在震后32年间克服重重困难,将孩子养大成人,既是一部灾难片,又是一部描写中国人亲情和家族观念的情感史诗。
C.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它以“城市,让世界更美好” 为主题,目前已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D.在异国的赛场上,在万众注目的时刻,当看到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他激动的留下了热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 (A项一面对两面不照应.B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应在“成人”后加“的故事”.D项中的“看到”与“国歌响起”搭配不当,应在“国歌”前面加上“听到”。 )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