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8分)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如梦令?秦 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小题1:“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4分)
小题2:请解释“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的内容。(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
小题2: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写长夜漫漫,四周沉静如水。北风紧吹, 驿亭深锁。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遥夜”、“如水”、“风紧”、“深闭”写出作者内心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
小题2: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正是驿站之晨的光景。从听觉感受中暗示黎明的到来。熬过了大半夜不眠的词人,又怀着复杂的心情,拖着疲累的身躯,开始又一天的旅途奔劳。这不仅是写景,从中可以体味到被失眠折腾的人听到马嘶人声时的困怠情绪。“马嘶人起”,又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难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5分)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①。谁见汀洲②上,相思愁白蘋③。
【注】①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②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③白蘋:一种水草,花白色。
小题1:“青山空向人”一句描写了什么景和情?请简要分析。(2分)
?
小题2:“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两句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写离愁别绪?(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此句描写诗人伫立江边远望,只见舟去人远,惟有青山如黛,依依向人(或:惟有一带青山,似乎也恋恋不舍地向着远去的友人)。(1分)“空向人”烘托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空虚、寂寞、惆怅的心境。(1分)
小题1:虚实结合。(1分)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依恋和思念。(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景情关系,先描述景象,即解释“青山空向人”描绘的景象,再回答情感,情感的理解要抓住“空向人”。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首先回答手法:虚实结合,再结合诗句分析,何为实,何为虚,最后回答情感,对朋友离去的依恋和思念。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8分)
春近
王铚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漠①贫游世,龙钟老迫身。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①索漠:枯寂无生气的样子。
秋日二绝
范成大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①,冷云寒水更荒凉。
注:①北客:金人。当时宋金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高宗赵构为了讨好敌人,建了可眺望江山的姑苏馆,以接待金使。
(1)第一首诗题为《春近》,结合前两联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春近”这一特点的?(4分)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首联写将积雪的山峦比喻成银色的屏风,将溪边的梅花比拟为对水弄姿的女子,虽然严冬的余威还在,但已透露出春的气息;颔联则用拟人的手法,进一步写出了万物在东风的吹拂下生机蓬勃的景象。两联将春近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喻、拟人各1分,分析2分)
(2)王诗乐景写哀情,用春天的美景反衬出诗人了无生气、老态龙钟、无处可去的状况,表达了诗人潦倒落寞的情感。范诗则哀景写哀情,将“黄”与“碧”“青”对比,用冷云寒水,写出了江南秋景的萧条,充分表达了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的愤慨。(指出区别2分,简析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问题。
1.这首词,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我们应当怎样认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词上阕主要写赤壁景色,下阕主要写人物事迹,篇末借怀古抒发感情,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雄伟,一泻千里。不过、词末几句,抚今追昔,情调低沉。封建士大夫失意时往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
2.“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