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B.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沉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C.他们都经过了进乎苛刻的各种身体测试。
D.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做气载人飞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50字左右)(5分)
我国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其中,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作文分占100%的。从民国开始,到1949年,近40年中,作文分占100%是屡见不鲜的;知识、阅读题型间或有一些,只是某种点缀(如古典诗文的标点和翻译,古典文献名称的解释),从来就没影响作文分占压倒的局面。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以后,百分比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70%~80%(折合成今天的分值应该是105~120分)。例如1955年和1956年作文分占80%,1957 年作文分占100 %。
——摘自郑也夫《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
对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不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水平检测。首先,语文能力内涵丰富,写作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只靠一篇作文不能全面检测语文能力水平的高低。其次,一个现象存在时间的长短不能成为其正确合理的理由。最后,作文评价的主观性因素也使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在可信度上存在一定问题。示例二:我认为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水平检测。首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能在作文写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因此通过作文的考查能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其次,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中心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写作体现应试者的语文素养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最后,脱离讲话和作文的语文知识考查意义有限。
(观点明确,阐述2点理由即可得满分)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后的出处注解,显然可以判断,材料所谈及的现象是“以往的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中心”,因此,考生由材料引发的观点只有两种,一是赞同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中心,二是反对以作文为中心。支撑观点的理由是本题答题的重点和难点,考生应结合材料,将“以作文为中心”具体化为“作文分占80%以上”,然后才能找准赞同或反对的角度,换句话,考生不能反对考试时对作文的偏重,只能反对作文分所占比例过高(以作文为中心)的考试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从下面的一段话中提取3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3分)
此轮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育公平。对于那些农民工子女来说,教育公平的关键不是在哪里读书,而是他们在哪里都能享受跟城市同样质量的教育。这就主要靠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来解决,即靠教育公平来解决。教育公平首先就是城乡关系角度的公平,教育资源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把农村教育搞好。
关键词语:?;?;?
参考答案:教育改革l教育公平,农民工子女(或“农村教育”)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将序号填入横线处。(2分)
①世世代代有多少人从这里走过,曾经发生过多少故事。
②一片云,一朵花,一排杨树,漫天的风沙是他们忠实的朋友。
③敦煌,这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西北边陲城市,曾经辉煌,也曾经被遗忘。
④几十年过去改变的是他们的容颜,不变的是他们手中的画笔和永久的坚持。
⑤敦煌见证着这一切,敦煌石窟记载了这一切。
⑥这些敦煌石窟艺术的保卫者,选择这里的原因,是他们心中的理想
参考答案:③①⑤⑥②④
本题解析: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关系: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②时间关系: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⑤思维规律: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虽然它以记言为主,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孔子形象。孔子会对颜回有才情连连称赞,也会对子贡向百姓推行礼乐“莞尔一笑”,笑过之后又连忙解释“前言戏之耳”。
B.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受委托来到宁国府理事,她早就盘算清楚了宁国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因此来到宁国府便因人治事,因事治人,对症下药。荣、宁二府的各种事物应酬虽然繁多,却被凤姐打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赞誉。(《红楼梦》)
C.在一个镇上,有人通过学驴叫的方式企图引出丢失的驴来,因此受到其他镇的人嘲笑,从此结下仇怨。这一天,双方正要为此械斗,桑丘学驴叫,招来一顿狠打,堂·吉诃德为了救助桑丘,也和他们打了起来。(《堂·吉诃德》)
D.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不料弗比斯被人刺伤,她也因此被当作女巫抓了起来。就在她要被处死的时刻,卡西莫多冲进刑场,把她救到圣母院的钟楼上,因为那里是世俗法律无权管辖的地方。(《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子贡”应是“子游”。 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本题需要考生不仅了解一般的文学常识,还要了解相关的文学名著的具体内容及主题思想,因此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注意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名著的阅读和对相关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